百词典

《赤侄孙敢名圭行冠礼一首》

时间: 2025-04-23 15:30:13

诗句

冠非责童子礼,儿必读手泽书。

箪瓢回也不敢,宗庙赤尔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30:13

原文展示

赤侄孙敢名圭行冠礼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冠非责童子礼,儿必读手泽书。
箪瓢回也不敢,宗庙赤尔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为孩子举行冠礼并不是因为对他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而是希望他能够认真读书,理解祖先的教诲。即使是简单的生活也不敢忘记自己的责任,去宗庙祭祀的仪式又如何呢?

注释

  • :指古代男子成年时所戴的帽子,象征成年礼。
  • :责备、要求。
  • 童子:指年轻的男孩。
  • 泽书:指《诗经》,古代经典书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 箪瓢:用来盛饭和水的器具,代表简朴的生活。
  • :回头,反顾。
  • 宗庙:祖宗的庙宇,祭祀祖先的地方。
  • 赤尔:赤子,指幼年或无邪的孩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雪窗,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以清新、简练著称,常常表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冠礼的描写,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赤侄孙敢名圭行冠礼一首》通过简短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寓意。冠礼作为一种成年礼,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仪式,更是对年轻一代的一种期待与教育。诗中提到“儿必读手泽书”,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显示出诗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此外,“箪瓢回也不敢”一语表达了生活的朴素与严谨,反映出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推崇。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前半部分指出冠礼的意义,后半部分则通过对生活的描绘,深刻体现了对责任和传统的重视。诗人在描写中流露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不仅有着文化的深度,也具有情感的温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冠非责童子礼:这里强调冠礼并不是对童子的责备,而是一种仪式。
  • 儿必读手泽书:希望孩子能够认真读书,吸取祖先的智慧。
  • 箪瓢回也不敢:即使生活简单,也不敢放松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 宗庙赤尔何如:询问在祖宗庙宇面前,作为后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何?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冠礼的形式与读书的内容,强调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 隐喻:箪瓢象征着简朴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强调教育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成年与责任的象征。
  • :知识与传统的象征。
  • 箪瓢:简朴生活的象征,反映出对物质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帽子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2. “儿必读手泽书”强调了什么? A. 读书的重要性
    B. 玩耍的乐趣
    C. 生活的艰辛

  3. “宗庙赤尔何如”中的“赤尔”指的是? A. 年轻人
    B. 祖宗
    C. 书籍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探讨了对传统和家庭的思念。
  • 《登高》(杜甫):表达对人生和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加注重教育与责任。王维通过送别的情感表达离别的痛苦,而刘克庄则强调了传承与成长的责任。在处理情感上,王维的诗歌更具个人色彩,而刘克庄则更关注家族和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水调歌头十二首 其五 水调歌头 其二 题山阴周啸麓《抱琴图》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郭外足幽胜 水调歌头 其一 水调歌头 酬清如四川如用原韵 水调歌头 春暮 水调歌头 喜晤斯奋 水调歌头 和卢仲敬太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铜街 无心 鼎字旁的字 浓翠蔽日 成名成家 挥犀 干字旁的字 电子商务 小枉大直 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包含法的成语 梦寐不忘 鷾鸸巾 雨字头的字 甘字旁的字 星奔电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