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早行》

时间: 2025-07-30 08:19:05

诗句

联骑载旌㫋,移营乱垄田。

人行风露下,月转斗牛边。

涉涧泥沾袂,穿林草没鞯。

数家茅屋小,彷佛见炊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8:19:05

原文展示:

早行 杨士奇 〔明代〕

联骑载旌㫋,移营乱垄田。 人行风露下,月转斗牛边。 涉涧泥沾袂,穿林草没鞯。 数家茅屋小,彷佛见炊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骑兵们载着旗帜,移动营地扰乱了田间的垄沟。人们在风露中行走,月亮转向了斗牛星的方向。涉过溪涧时泥土沾湿了衣袖,穿过树林时草丛遮没了马鞍。几间小茅屋,仿佛能看到炊烟升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联骑:指骑兵队伍。
  • 旌㫋:旗帜。
  • 移营:移动营地。
  • 垄田:田间的垄沟。
  • 斗牛:星宿名,指北斗和牛宿。
  • 袂:衣袖。
  • 鞯:马鞍下的垫子。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水人。官至礼部尚书,参与编纂《永乐大典》。其诗文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清晨行军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军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军队的动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行军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的动态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中“联骑载旌㫋,移营乱垄田”描绘了军队移动的壮观场面,而“人行风露下,月转斗牛边”则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后两句“涉涧泥沾袂,穿林草没鞯”细腻地描绘了行军途中的细节,最后“数家茅屋小,彷佛见炊烟”则以温馨的画面收尾,展现了行军途中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联骑载旌㫋,移营乱垄田”:描绘了骑兵队伍载着旗帜,移动营地时扰乱了田间的垄沟,展现了军队的动态和行军的壮观场面。
  2. “人行风露下,月转斗牛边”: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如人在风露中行走,月亮转向斗牛星的方向,增添了诗意的深远。
  3. “涉涧泥沾袂,穿林草没鞯”:细腻地描绘了行军途中的细节,如涉过溪涧时泥土沾湿了衣袖,穿过树林时草丛遮没了马鞍。
  4. “数家茅屋小,彷佛见炊烟”:以温馨的画面收尾,展现了行军途中的宁静与和谐,仿佛能看到几间小茅屋升起的炊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联骑载旌㫋”与“移营乱垄田”,“人行风露下”与“月转斗牛边”等,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总结诗歌的中心思想,通过描绘行军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军队的动态,展现了行军的壮观场面和途中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联骑:骑兵队伍,象征军队的动态。
  • 旌㫋:旗帜,象征军队的威严。
  • 风露:自然景色,增添诗意的深远。
  • 斗牛:星宿,增添诗意的深远。
  • 泥沾袂:行军途中的细节,展现行军的艰辛。
  • 草没鞯:行军途中的细节,展现行军的艰辛。
  • 茅屋:温馨的画面,展现行军途中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联骑载旌㫋”中的“旌㫋”指的是什么? A. 旗帜 B. 马匹 C. 兵器 D. 食物
  2. 诗中“月转斗牛边”中的“斗牛”指的是什么? A. 星宿 B. 动物 C. 武器 D. 食物
  3. 诗中“涉涧泥沾袂”中的“袂”指的是什么? A. 衣袖 B. 鞋子 C. 帽子 D. 手套
  4. 诗中“穿林草没鞯”中的“鞯”指的是什么? A. 马鞍下的垫子 B. 马鞍 C. 马鞭 D. 马镫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展现了战乱中的宁静与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色,展现了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杨士奇《早行》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宁静与和谐,但杨士奇的诗更多展现了行军的动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杨士奇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竹炉汤沸火初红 鹧鸪天 海棠 鹧鸪天 其二十四 鹧鸪天感怀次清晓韵 鹧鸪天 游浙江奉化溪口 鹧鸪天 其一 记近闻近遇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八 鹧鸪天 游东坡赤壁 鹧鸪天 怀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脚 包含统的词语有哪些 鸿业远图 廉监 提手旁的字 鸱张鱼烂 令尹 韋字旁的字 绵绵不绝,缦缦奈何 何向 一代辞宗 骨字旁的字 金石可开 衣字旁的字 满眼韶华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