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1:06
原文展示:
赠笔工陆继翁 曾棨 〔明代〕 吴兴笔工陆文宝,制作不与常人同。 自然入手造神妙,所以举世称良工。 有时盘礴坐轩中,石盘水清如镜中。 空山老兔脱毛骨,简拔精锐披蒙茸。 平原霜气在毫末,水面犹觉吹秋风。 制成进入蓬莱宫,紫花彤管飞晴虹。 九重清燕发宸翰,五色绚烂皆成龙。 国初以来称绝艺,光价自此垂无穷。 惜哉文宝久已死,尚有家法传继翁。 我时得之一挥洒,落纸欲挫词场锋。 枣心兰蕊动光彩,栗尾鸡距争奇雄。 朅来簪此扈仙跸,欲补造化难为功。 梦中无人授五色,安得锦绣蟠心胸。 闲来书空不成字,纵有篆刻惭雕虫。 幸今太平重文学,玉堂金马多奇逢。 莫言盛世少知己,为我寄谢管城公。
白话文翻译:
吴兴的笔工陆文宝,制作技艺与众不同。 他的笔自然入手就能创造出神奇的效果,因此被世人称为优秀的工匠。 有时他坐在轩中,石盘中的水清澈如镜。 空山中的老兔脱去毛骨,他简拔出精锐的部分,披上蒙茸的毛。 平原上的霜气在笔尖上,水面仿佛能感受到秋风。 制成的笔进入蓬莱宫,紫花彤管如飞晴虹。 九重天上的清燕发出宸翰,五色绚烂如同成龙。 从国初以来就称绝艺,其名声自此流传无穷。 可惜文宝早已去世,但他的家法传给了继翁。 我得到这支笔后挥洒自如,落纸如同挫败词场的锋芒。 枣心兰蕊动光彩,栗尾鸡距争奇雄。 来到这里佩戴此笔随仙跸,欲补造化难以为功。 梦中无人传授五色,怎能锦绣蟠心胸。 闲来书空不成字,纵有篆刻惭雕虫。 幸好现在太平盛世重视文学,玉堂金马多奇逢。 不要说盛世缺少知己,为我向管城公致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棨,号东篱,浙江吴兴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棨赠给笔工陆继翁的,赞扬陆继翁继承了其父陆文宝的制笔技艺,并表达了自己对陆继翁制笔技艺的赞赏和对其笔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陆继翁制笔技艺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精湛工艺的欣赏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诗中,作者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陆继翁制笔的过程和笔的神奇效果,如“空山老兔脱毛骨”、“制成进入蓬莱宫”等,形象地表达了笔的精良和作者对笔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太平盛世文学繁荣的感慨和对知己的渴望,如“幸今太平重文学”、“莫言盛世少知己”等句,表达了对时代和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陆继翁制笔技艺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精湛工艺的欣赏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诗中,作者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陆继翁制笔的过程和笔的神奇效果,形象地表达了笔的精良和作者对笔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太平盛世文学繁荣的感慨和对知己的渴望,表达了对时代和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兴笔工”是谁? A. 陆文宝 B. 陆继翁 C. 曾棨 D. 管城公
诗中“制成进入蓬莱宫”比喻的是什么? A. 笔的精美 B. 笔的神奇 C. 笔的尊贵 D. 笔的华丽
诗中“九重清燕发宸翰”中的“宸翰”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书法 B. 皇帝的笔 C. 皇帝的印章 D. 皇帝的诗
诗中“莫言盛世少知己”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时代的感慨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文学的热爱 D. 对笔的珍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