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8:34
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 其二
作者: 王苏 〔清代〕
前度何曾识道场,重过犹及展重阳。
新图壁挂枫千树,古字天惊雁一行。
石洞人酣霞外酒,丹房花拒夜来霜。
鍊师莫笑粗官俗,十七年前侍玉皇。
前次我何曾到过这道场,今天再来仍然是重阳佳节。
新画的墙壁上挂满了枫树的千姿百态,古老的字迹在天边惊起了一行大雁。
在石洞中,醉酒的人在霞光之外畅饮,丹房里的花被夜霜拒绝。
炼丹师请不要笑我粗俗的官场习气,十七年前我曾是侍奉玉皇的侍者。
作者介绍:王苏,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山水诗和抒情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后,作者在过大伾山时感悟到的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悟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反思。开头两句,作者回忆起曾经来过这道场,重阳节的重游让他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新图和古字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人世的无常,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与修道者的生活作对比,表达了自我反思的态度。醉酒的石洞人和拒霜的丹房花,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一句“炼师莫笑粗官俗”,更是道出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内心的追求与挣扎。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的感悟,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时光、生活以及内心追求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炼师”是指什么?
诗人对世俗官场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