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5:11
原文展示: 送夔门丁帅赴召 崔与之 〔宋代〕 议论方前席,功名早上坡。 去帆瓜蔓水,遗爱生枝歌。 同志晨星少,孤愁暮雨多。 倚风穷望眼,碧色涉平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朝堂上正展开激烈的讨论,功名事业正如早晨的阳光照耀山坡。船帆随瓜蔓水流去,留下的爱意如同生根发芽的歌声。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晨星般稀少,孤独的忧愁却如暮雨般频繁。倚风远望,眼中尽是碧绿的平野和莎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与之是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此诗是崔与之送别友人丁帅赴任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离别的不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多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崔与之在送别友人时,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离别的深切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离别的不舍。首联以“议论方前席,功名早上坡”展现了友人即将面临的政治舞台和光明前程。颔联“去帆瓜蔓水,遗爱生枝歌”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的深远影响。颈联“同志晨星少,孤愁暮雨多”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孤独和忧愁。尾联“倚风穷望眼,碧色涉平莎”则以开阔的视野,寄托了对友人的无限思念和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离别的不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质朴的语言,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A 3. B 4. B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与该诗词主题或风格相近的其他诗作,如杜甫的《送友人》、王维的《送别》等。 诗词对比: 展示同一题材或不同诗人的作品对比,如与李白的《送友人》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在表达离别情感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崔与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