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6:16
原文展示:
送夔门丁帅赴召 崔与之 〔宋代〕
忆昔扪三峡,班荆拥暮寒。 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 坏证扶须力,危机发更难。 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昔攀登三峡,与友人共坐于暮色中的寒冷。 官场的情感深藏于双鬓之下,世间的事务显露于双眉之间。 扶持破败的局势需要极大的力量,面对危机更是难以发动。 胸中满是治国理政的学问,为国家而努力,愿你多加餐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历任多职,政绩卓著,文学成就亦高,尤以诗文见长。其诗风格清新,内容多涉及政治、社会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崔与之送别丁帅赴召的作品。丁帅可能是崔与之的同僚或朋友,因公务被召赴京。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度的艰难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诗中“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一句,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事务相结合,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末句“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为国家多做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与忧国,通过回忆与友人的共度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扪三峡”比喻什么? A. 经历艰难 B. 攀登高山 C. 游览风景 答案:A
“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中的“双鬓底”和“两眉端”分别比喻什么? A. 深藏不露和表露无遗 B. 隐藏情感和显露事务 C. 个人情感和国家事务 答案:A
诗的末句“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期望 B. 对国家的美好愿景 C. 对个人学识的自豪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