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8:13
三数茎须细撚金,
圆齐五瓣外红深。
酷憎媚俗长垂首,
善处骄阳不动心。
色变化成丹灶火,
时开落应土圭针。
感怀南北多分裂,
此独全名古到今。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花,茎细如金线,花瓣圆整而红艳。诗人对这种花的优雅与高洁表示赞赏,尤其是它不屈从于世俗的风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风姿。花的颜色能够随着时光变化,开落有时,似乎与自然的规律相应。诗人感慨南北的分裂,而这种花却是唯一从古至今都保持着完整名称的存在。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世俗的反思。
《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花的特性,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以“子午花”为主角,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的外形和特质,表达了对其不屈从于世俗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花的高洁与世俗的媚俗,传达出一种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尤其是“善处骄阳不动心”,展现了花在强烈阳光下依然保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动的品质,象征着一种高尚的品格。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色变化成丹灶火,时开落应土圭针”的意象,表现了时间与自然的流逝与变化,暗示着事物的生灭与轮回。最后一句“感怀南北多分裂,此独全名古到今”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表达了对人类命运与社会分裂的深切忧虑,同时也强调了子午花独特的历史地位与持久的美丽。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与高洁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世俗风气的反思与对自然规律的认同,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分裂的忧虑。
诗中提到的花是哪个?
“酷憎媚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社会分裂的感慨?
可以将《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对自然与人情的不同表现。李白的诗中更多的是对自由与孤独的追求,而陈著的诗则强调高洁与对世俗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