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0:31
道大两仪小,身寡万物众,此心能砥柱,斯文即隆栋。
书从羲孔来,字字济世用。愈穷理逾邃,如探无底洞。
有书不勤读,惰农失春种。如何望秋成,箕杵日簸弄。
一经胜籯金,万帙供洛诵。所愿器业进,增益门户重。
儿童悟易玄,奴婢晓诗颂。而况以士名,经史懒条综。
古来天目下,谁识三岁贡。吾翁破天荒,教子斯命中。
顾我肋已鸡,望汝毛犹凤。诗书气脉续,声价天壤閧。
毋学韩家符,灯火照睡梦。毋学陶家雍,文档付游纵。
光明发勤苦,奇隽出饿冻。四壁瓢腹空,一檠铛脚共。
人情易喘筒,世事难算瓮。
道理是深广的,而宇宙的两极是微小的;我的身心虽少,却能承载万物的众多。这颗心能成为支柱,文采才能兴旺。书籍源于羲之和孔子,字字都能帮助社会。越是深入探究道理,越是如同探寻无底的洞穴。有书不勤奋地阅读,就像懒惰的农民失去了春种的机会。怎么能够期待秋天的丰收呢?犁锄在日晒下也只是在空荡荡地摇动。一部经典胜过黄金万两,成千上万的书籍供在洛阳吟诵。我希望你们的才能不断进步,能给家族带来荣耀。儿童们早早就能理解深奥的道理,连仆人也能吟诵诗歌。何况那些有士人名望的人,反而对经书史籍懒于整理。古往今来,谁能在天目下识得三岁贡?我父亲开创了这一奇迹,教导子女要以此为目标。看我胳膊已经如鸡般瘦弱,而你们却如凤凰般壮丽。诗书的气脉延续不断,声望如同天壤之别。不要学习韩愈的符咒,在灯下照亮梦境;也不要学习陶渊明的安逸,将文书付诸游荡。光明和成功是通过勤奋和苦难取得的,奇才往往是在困苦中产生的。四周只有空空的墙壁,只有一盏灯和锅铛作伴。人心容易松懈,世事却难以算清。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以诗文并茂著称,兼擅书法,深受当时士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常表达对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视。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一个教育子女的场合,洪咨夔以自己的教育经历为基础,鼓励下一代重视学习和文化,以期为社会做出贡献。
《示诸儿》不仅是一首教育子女的诗,更是对文化传承和学习重要性的深刻反思。诗中开篇以“道大两仪小”引入,强调宇宙的浩瀚与个体的渺小,暗示在知识面前,谦卑是必要的态度。接着,诗人通过“有书不勤读”警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如同农民失去了春种,不能期待丰收。诗中多次提到书籍和经典,表现出对文化的崇敬,尤其是“一经胜籯金”一句,充分展现了经典的价值。诗人不仅关注自身的修养,也关心子女的教育,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最后一句“人情易喘筒,世事难算瓮”,则反映了对世事复杂的无奈与困惑,提醒人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保持对世界的敏感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鼓励后代重视学习与文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警示懒惰会导致失败。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道大两仪小”是什么意思?
“一经胜籯金”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