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4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48:12
望江南 舟中同外周炳如 文耀
作者: 陶淑 〔清代〕
云如积,舟已入空冥。
十里山光随岸绿,
半江蒲影压蓬青。
天正晚来晴。
帆初卸,过了几多程。
近水人家全板屋,
沿村戍堠老行营。
此地太凄清。
云层厚重,船已经驶入空旷的水面。
十里山光与岸边的绿树相伴,
半江的蒲草影子压在青色的船上。
天正好,傍晚的阳光透出晴朗。
帆刚刚卸下,已经过了多少路程。
靠近水边的人家都是木结构的房屋,
沿着村庄的防御工事是老旧的兵营。
这里的景象实在太过凄清。
该诗未涉及明显的古典典故,但整体描绘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凄清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独特表达。
作者介绍:陶淑,清代女诗人,擅长于抒情诗,其作品常蕴含浓厚的个人情感与自然描写,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陶淑游览江南时,受自然美景启发,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感悟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望江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清代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以“云如积,舟已入空冥”引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水面景象,给人以悠远的遐想。接下来的“十里山光随岸绿,半江蒲影压蓬青”,则通过山水的交融,极具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之中。诗中的“天正晚来晴”更是增添了时光的流动感,暗示着诗人对晚霞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近水人家全板屋,沿村戍堠老行营”,则展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然而“此地太凄清”一句,突然转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自然美景,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云如积”中的“积”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写的“近水人家全板屋”意指什么?
“此地太凄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