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2
木兰花慢 同济南府学诸公泛大明湖
作者:张之翰 〔元代〕
唤扁舟载酒,直转过水门东。
正十里平湖,烟光淡淡,雨气蒙蒙。
回头二三名老,望衣冠如在画图中。
但得城头晚翠,何须席上春红。
清樽旋拆白泥封。
呼作白头翁。
要与汝忘情,高歌一曲,痛饮千种。
夕阳醉归扶路,尽从渠拍手笑儿童。
官事无穷未了,人生适意难逢。
这首词描绘了在大明湖泛舟的情景,诗人呼唤小舟,带着酒,驶过水门东去。眼前的湖面如镜,烟雾缭绕,细雨轻轻飘洒。回头望去,几位老者的衣冠仿佛是一幅画中的人物。只要能在城头看见翠绿的山景,何必在宴席上追求春红的美酒呢?我将打开封存的酒樽,呼唤白头翁,与朋友们共醉高歌,尽情畅饮。夕阳下,我醉意朦胧地走回去,路上小孩们的欢笑声不断。虽然官场上事物繁杂无尽,但人生能遇到适意的时光却实属难得。
作者介绍:张之翰,元代词人,字子华,号雪樵,生活在文人雅士聚集的时期,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张之翰游览大明湖时,表达了诗人在优美自然环境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出文人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
《木兰花慢》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明湖的自然美景,诗人通过泛舟的方式,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头的“唤扁舟载酒”引入了作者的游玩心情,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诗中通过“十里平湖,烟光淡淡,雨气蒙蒙”的描写,展现出湖面如画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
在回望的瞬间,诗人提到“二三名老,望衣冠如在画图中”,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老者的敬重,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进一步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但得城头晚翠,何须席上春红”,在这里,诗人选择自然的美景胜过繁华的宴席,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后半部分的“清樽旋拆白泥封”则表现了诗人对饮酒作乐的渴望,尤其是与朋友们共度快乐时光的愿望。整体来看,此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珍惜,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使得这首词在优美的意境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由快乐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是什么?
诗人认为人生中最珍贵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头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之翰的《木兰花慢》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悟,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景色描绘,后者则表现出壮阔的情怀与哲理思考。两者都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只是风格上各有千秋。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木兰花慢》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