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7:50
木兰花慢 春日独游西溪
作者: 胡祗* 〔元代〕
爱西溪花柳,红灼灼,绿阴阴。
更细水园池,修篁门巷,一径幽深。
春风一声啼鸟,道韶华一刻抵千金。
飞絮游丝白日,忍教寂寞消沉。
我来无伴独幽寻。
高处更登临。
但白发衰颜,羸骖倦仆,几度长吟。
人生百年适意,喜今年方始遂归心。
醉引壶觞自酌,放歌残照清林。
我爱西溪的花柳,花朵鲜红,柳树苍翠。
在细水流淌的园池旁,修长的竹林、幽深的小巷,一条小路通向深处。
春风中鸟儿鸣叫,春光美好,价值千金。
飞舞的柳絮和游丝在阳光下,怎能忍受这寂寞的消沉。
我独自来此幽静寻觅。
在高处更想登临远眺。
但我已满头白发,面容衰老,羸弱的马和疲惫的仆人,让我几度长吟。
人生百年,适意而活,喜庆的是今年终于心有所归。
我独自举杯自酌,放声歌唱在这余晖照耀下的清林中。
胡祗*,元代诗人,作品风格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擅长融情于景。
本诗写于春日,作者独自游览西溪,感受春天的美好,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这首《木兰花慢 春日独游西溪》展现了诗人对春日西溪美景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对西溪花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气氛,鲜红的花朵和苍翠的绿荫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而后,诗人通过细水园池、修篁门巷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西溪的幽静之美。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景色交融。春风中的啼鸟声、飞舞的柳絮,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然而,随之而来的“白发衰颜”和“羸骖倦仆”则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尽管如此,诗人依然在“醉引壶觞自酌,放歌残照清林”的快乐中找到一丝释然,从而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爱西溪花柳,红灼灼,绿阴阴。
表现诗人对西溪美景的喜爱,色彩鲜明,生机勃勃。
更细水园池,修篁门巷,一径幽深。
描绘细水流淌的园池和幽静的小径,增添了诗的层次和静谧感。
春风一声啼鸟,道韶华一刻抵千金。
春风中鸟鸣,象征春天的到来,强调春光的珍贵。
飞絮游丝白日,忍教寂寞消沉。
描述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对孤独的无奈。
我来无伴独幽寻。
诗人独自一人,感到孤独,但也在寻找内心的宁静。
高处更登临。
希望在高处眺望更远的风景,象征对未来的追求。
但白发衰颜,羸骖倦仆,几度长吟。
反映诗人的衰老与无奈,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人生百年适意,喜今年方始遂归心。
领悟人生的意义,庆幸找到归属感。
醉引壶觞自酌,放歌残照清林。
诗人以饮酒作乐,表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西溪春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找内心宁静的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的西溪最突出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诗人对春天的感情是?
诗中提到的“白发”主要表达了什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胡祗*的这首诗更加强调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李白则侧重于酒中之乐和人生哲学的探讨。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