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慢 寄仁先湖上》

时间: 2025-05-10 06:07:19

诗句

问南湖湖畔,渔隐话,几人传。

有拾得诗成,僧伽伴在,一味诗禅。

炉烟夜深香烬,恰十分秋月定光圆。

影事琼楼玉宇,归心下噀斜川。

词笺写了又重看。

渺渺义熙年。

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形影神全。

觥船。

夕阳一棹,唤林翁相约酌寒泉。

郁郁门前五柳,不曾摇落江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7:19

诗词名称: 木兰花慢 寄仁先湖上

作者: 沈曾植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问南湖湖畔,渔隐话,几人传。
有拾得诗成,僧伽伴在,一味诗禅。
炉烟夜深香烬,恰十分秋月定光圆。
影事琼楼玉宇,归心下噀斜川。
词笺写了又重看。渺渺义熙年。
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形影神全。
觥船。夕阳一棹,唤林翁相约酌寒泉。
郁郁门前五柳,不曾摇落江干。


白话文翻译:

在南湖的湖畔,渔隐者谈论着,谁人传闻?
有人拾得诗作,僧侣也在旁伴随,诗与禅交融。
夜深了,炉烟袅袅,香烬微微,正是秋月圆明之时。
影子映照在琼楼玉宇,归心沉浮在斜川之下。
写完词句又反复观赏,模糊的义熙年间。
道出菊花之美是陶渊明,陶渊明的精神则是菊,形神俱全。
觥船轻摇,夕阳下划行,呼唤林翁相约共饮寒泉。
郁郁葱葱的五柳树,依然矗立在江岸,没有落下。


注释:

  • 渔隐:指隐居在江湖中的渔夫,象征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
  • 僧伽:指僧人,代表一种清净的生活方式。
  • 香烬:指熏香的灰烬,寓意夜晚的宁静。
  • 义熙年:古代年号,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时期。
  •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五柳:指陶渊明的五柳树,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曾植(1842-1928),字宗瀚,号蕴庵,晚号松斋,清代诗人、书法家,擅长诗词与书法。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反映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作者在南湖的某个时刻,感受到湖畔的宁静与美好。诗中融入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与友人间的情谊,以及对陶渊明的敬仰。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寄仁先湖上》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南湖的静谧和渔隐者的对话,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作者在夜深时的沉思,炉烟袅袅与秋月明亮的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通过“影事琼楼玉宇”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内心对归属感的渴望,似乎在追寻着一种精神的归宿。

诗中提到的“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则是对陶渊明的深切怀念与认同。陶渊明的隐逸精神与诗人自身的生活态度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同时,诗中“觥船”和“夕阳”象征着美好的友谊与相聚,透过对自然的描绘,作者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巧妙地交织了自然与人文,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使得读者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问南湖湖畔,渔隐话,几人传。
    开头通过询问渔隐者,设定了诗的背景,表现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2. 有拾得诗成,僧伽伴在,一味诗禅。
    表示一种诗意的生活,僧侣的陪伴让诗作更具禅意。

  3. 炉烟夜深香烬,恰十分秋月定光圆。
    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暗示心灵的平和。

  4. 影事琼楼玉宇,归心下噀斜川。
    寄托了对归属与安宁的向往,影子与现实的交织。

  5. 词笺写了又重看。渺渺义熙年。
    表现出对自己创作的反复思考,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

  6. 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形影神全。
    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体现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7. 觥船。夕阳一棹,唤林翁相约酌寒泉。
    描述了友人的相聚,夕阳的美好与友情的珍贵。

  8. 郁郁门前五柳,不曾摇落江干。
    以五柳树为结尾,象征着不变的隐逸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渔隐话,几人传”、“觥船。夕阳一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炉烟”、“秋月”等,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比喻:将陶渊明与菊花相提并论,突出其隐逸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思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南湖:象征宁静与自然的美。
  2. 渔隐:代表一种悠闲和恬淡的生活方式。
  3. 炉烟:象征温馨与静谧的气氛。
  4. 秋月:寓意清冷与明亮,反映内心的宁静。
  5. 五柳:象征隐逸的理想与生活的稳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渔隐”指的是? A. 渔夫
    B. 僧侣
    C. 诗人

  2. “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3. 诗中“夕阳一棹,唤林翁相约酌寒泉”描绘的是? A. 相聚的友谊
    B. 孤独的思考
    C.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饮酒》
  2. 王维《山居秋暝》
  3.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与沈曾植的诗歌有相似的隐逸主题,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清闲生活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则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沈曾植的情感基调相呼应。

参考资料:

  1. 《清诗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陶渊明研究》

这些资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风格。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木兰花 点绛唇 红窗听 瑞鹧鸪(咏红梅) 雨中花 渔家傲 渔家傲 清平乐·春花秋草 菩萨蛮 望汉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问柳评花 减幅 寻头讨脑 日字旁的字 包含儿的成语 踵接肩摩 轻便 榆枌 文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长字旁的字 鸦鹊无声 子字旁的字 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马恋栈 山字旁的字 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扎垫 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