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5:58
作者: 卢纶 〔唐代〕
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
九陌霄汉侣,一灯冥漠人。
舟沈惊海阔,兰折怨霜频。
已矣复何见,故山应更春。
这首诗通过攀龙和泣麟的意象,表现了悲伤与快乐的不同境地。我们在九陌和霄汉与友人相伴,但在黑暗中却只得一盏孤灯。船只在辽阔的海面上沉没,兰花在频繁的霜冻中折断。已经失去了,何处再寻旧日的景象?故乡的春天又该如何重现呢?
这首诗在情感上极为细腻,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哀乐的不同境地。开头两句中,诗人用“攀龙与泣麟”来分别象征追求与失落,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中间描写的“九陌霄汉”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但在现实生活的困境中,孤独与失落又显得格外沉重。结尾“已矣复何见,故山应更春”不仅反映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更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希望,使整首诗在沉痛的情感中渗透出一丝淡淡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美好回忆的追求。即便经历了失去与孤独,诗人仍希望能够在故乡的春天中找到一丝慰藉。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