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时间: 2025-05-06 02:15:58

诗句

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

九陌霄汉侣,一灯冥漠人。

舟沈惊海阔,兰折怨霜频。

已矣复何见,故山应更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5:58

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作者: 卢纶 〔唐代〕

原文展示:

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
九陌霄汉侣,一灯冥漠人。
舟沈惊海阔,兰折怨霜频。
已矣复何见,故山应更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攀龙和泣麟的意象,表现了悲伤与快乐的不同境地。我们在九陌和霄汉与友人相伴,但在黑暗中却只得一盏孤灯。船只在辽阔的海面上沉没,兰花在频繁的霜冻中折断。已经失去了,何处再寻旧日的景象?故乡的春天又该如何重现呢?

注释:

  • 攀龙与泣麟:攀龙指的是对高贵或显赫之人(如龙)的追求,泣麟则是对珍贵之物(如麟)的哀悼,表现了哀乐的不同。
  • 九陌霄汉:九陌指繁华的街市,霄汉指高空,两者结合,表示朋友之间的交往广泛而美好。
  • 舟沈惊海阔:舟沉是船只沉没,惊海阔表达了海洋的辽阔与失落感。
  • 兰折怨霜频:兰花因霜冻而折,表现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怨恨。
  • 已矣复何见:已矣表示事情已经发生,复何见则表示再也无法见到。

典故解析:

  • 龙与麟: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权力与尊贵,麟则是祥瑞之物。二者的结合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去的哀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卢纶,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诗风清新,题材广泛,尤其以咏史抒怀见长。
  •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悼念皇甫侍御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上极为细腻,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哀乐的不同境地。开头两句中,诗人用“攀龙与泣麟”来分别象征追求与失落,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中间描写的“九陌霄汉”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但在现实生活的困境中,孤独与失落又显得格外沉重。结尾“已矣复何见,故山应更春”不仅反映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更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希望,使整首诗在沉痛的情感中渗透出一丝淡淡的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攀龙与泣麟”:引入了对高贵与珍贵的追求和失落。
    • “哀乐不同尘”:丧失和快乐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彼此隔绝。
    • “九陌霄汉侣”:描绘了朋友之间的交往,反衬了孤独。
    • “一灯冥漠人”:暗示了在人生旅途中孤单的状态。
    • “舟沈惊海阔”:表现了失落后的震惊与无奈。
    • “兰折怨霜频”:象征生命中的无常与痛苦。
    • “已矣复何见”:感慨已逝的美好与未来的渺茫。
    • “故山应更春”:希望故乡的春天能够重现。
  • 修辞手法

    • 对比:哀乐的对比强调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用“舟沈”比喻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逆转。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美好回忆的追求。即便经历了失去与孤独,诗人仍希望能够在故乡的春天中找到一丝慰藉。

意象分析:

  • 龙与麟:象征权力与祥瑞,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象征生命的旅程,亦可代表脆弱与无常。
  • 兰花:象征美好与失去,体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攀龙与泣麟”意指什么?
      • A. 追求与失落
      • B. 哀悼与欢笑
      • C. 高兴与悲伤
    2. “舟沈惊海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平静
      • B. 震惊与失落
      • C. 快乐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生命的无常
      • C. 自然美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卢纶的《哭皇甫侍御曾》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卢纶偏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深邃,李白则更多地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壮阔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冷翠谷看瀑二首 其二 招铁镜明上人同舟入京 秋夜 壬戌元日二首 登临 先得楼 玉簪花 登云台 泊安庆得郭澹溪书 炼丹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语如珠 玄字旁的字 鸿飞雪爪 尢字旁的字 天官赐福 通铺 以降 伤目 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贵人多忘事 艮字旁的字 聊尔尔 麥字旁的字 财结尾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残虐 反面无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