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6:15
送独孤拾遗先辈先赴上都
行春日已晓,桂楫逐寒烟。
转曲遥峰出,看涛极浦连。
入京当献赋,封事更闻天。
日日趋黄阁,应忘云海边。
春天的早晨已经来临,桂花树旁的小船在寒雾中行驶。
曲折的山峰渐渐显露出来,远处海浪与岸边连成一线。
进入京城时要献上诗赋,封奏的事情又传到了天上。
每天都朝着黄阁奔赴,应该忘却那云海边的闲情。
诗中提到的“黄阁”,是古代的象征,联想到许多文人追求的仕途与名声。“桂楫”则常常被用来体现高尚的志向和生活的优雅,是文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作者介绍:李嘉祐,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嘉祐送别友人独孤拾遗赴京的情景,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仕途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重。
这首诗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送别的惆怅,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充满生机又略显忧伤的场景。开篇“行春日已晓”,立刻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明亮的氛围,暗示着新一年的希望。而“桂楫逐寒烟”则通过对船只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孤独的行旅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中“转曲遥峰出,看涛极浦连”,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寓意着人生旅途的曲折与艰辛。随着诗的推进,作者提到“入京当献赋”,暗示了对仕途的期望与对理想的追求,而“日日趋黄阁”则加强了这一主题,表现出文人对名利的执着与追求。但最后一句“应忘云海边”,则透出一种对浮华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旅途的深沉思考,展现了李嘉祐作为唐代文人的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友人的眷恋以及对仕途的渴望与反思。李嘉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文人对名利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心态,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桂楫”象征什么?
A) 独立
B) 高雅
C) 旅行
D) 友情
诗中的“日日趋黄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友情的珍惜
D) 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应忘云海边”的意思是?
A) 忘记过去的生活
B) 忘却繁华的追求
C) 忘却对自然的爱
D) 忘记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送独孤拾遗先辈先赴上都》的全面解析,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