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吴王郊台作》

时间: 2025-05-09 00:13:38

诗句

昔人筑此不论程,今日牛羊向上行。

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

南山含雨眉俱润,西湖映日掌同平。

本由万感销非易,讵言哀乐过群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3:38

原文展示

昔人筑此不论程,
今日牛羊向上行。
吴儿越女齐声唱,
菱叶荷花无数生。
南山含雨眉俱润,
西湖映日掌同平。
本由万感销非易,
讵言哀乐过群情。

白话文翻译

昔日的人们在此筑台,没有论及旅途的艰辛;而今,牛羊却在向上走去。吴地的孩子和越地的姑娘齐声歌唱,随处可见的菱叶与荷花竞相生长。南山含着细雨,山眉显得格外湿润;西湖映照着日光,湖面如掌般平坦。万千感慨难以消散,何来哀乐之情能超越众人?

注释

  • 昔人:指古代的人,意指历史上的人们。
  • 筑此不论程:筑台的目的未必与旅途的艰辛有关。
  • 吴儿越女:指吴地的孩子和越地的姑娘,代表当时的地方风俗与人文。
  • 菱叶荷花:菱和荷花都是水边的植物,象征着丰饶与美丽。
  • 南山含雨:南边的山被雨水滋润,表现自然的美好。
  • 西湖映日: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平静如掌。
  • 万感销非易:千种感慨难以消散,表达感情的复杂。
  • 讵言哀乐过群情:难道说哀乐的心情会超过他人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才华横溢,尤以诗文和山水画最为人称道,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表现自然美和人情世故。唐寅的诗风清新洒脱,常有豪放之气,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吴王郊台是古代的一处游览胜地,诗人在此写作,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歌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登吴王郊台作》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色和人声交融来表达情感的诗。诗的开头,诗人回顾了历史,提到昔日筑台的人们并未考虑旅途的艰辛,展现了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而后通过“今日牛羊向上行”的描写,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生活的继续。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吴儿越女的齐声歌唱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菱叶与荷花的生长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丰盈与美丽。南山的细雨和西湖的日光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感受,承认万般感慨难以消散,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反思,也是对人类共通情感的认知。通过对比,诗人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哀乐交织的复杂性,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情绪时,保持一种宽容与理解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人筑此不论程:昔日的人们在这里筑台,没有考虑旅途的艰辛,暗示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
  2. 今日牛羊向上行:今天的牛羊在向上走,象征着生活的继续与自然的和谐。
  3. 吴儿越女齐声唱:吴地的孩子和越地的姑娘齐声歌唱,展现了地域文化的交融。
  4. 菱叶荷花无数生:水边的菱叶和荷花竞相生长,象征着自然的繁荣与生机。
  5. 南山含雨眉俱润:南山在细雨中显得湿润,展现自然的美丽与清新。
  6. 西湖映日掌同平: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如掌般平坦,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
  7. 本由万感销非易:万千感慨难以消散,表达情感的复杂与难解。
  8. 讵言哀乐过群情:难道说个人的哀乐能超越他人的情感吗?强调情感的共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西湖映日掌同平”,将湖面比作掌心,形象生动。
  • 对仗:如“吴儿越女齐声唱”,体现了明朗的音乐感。
  • 拟人:如“南山含雨眉俱润”,让山显得有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阐述了对生活的感悟,强调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与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羊: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菱叶荷花:代表着水乡的美丽与丰盈。
  • 南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 西湖: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儿”与“越女”代表什么? A. 古代的士兵
    B. 地方的孩子和姑娘
    C. 文人墨客

  2. 诗中“南山含雨眉俱润”描绘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山的干旱
    B. 自然的美好与滋润
    C. 人们的悲伤

  3.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个人的绝望
    B. 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C. 对人际关系的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登吴王郊台作》都通过自然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的情感,后者则更关注于历史的延续与人类情感的共通。

《静夜思》通过描绘夜景来表达思乡之情,与《登吴王郊台作》中的对自然的理解及情感的复杂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寅研究》
  • 《明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木兰花 木兰花 开远灵芝湖 木兰花 其一 木兰花慢 丙子上巳,京中名士楔饮玄圃潭,潭秋为拈得“陈”字嘱赋,兼寄孟晋永嘉 木兰花令 其二 木兰花慢 癸巳晚秋冼玉清教授南归过沪,赋此赠行 木兰花慢·寿宁乡鲁道源丈八十 木兰花 木兰花令 其一 嘉靖戊戌,京郎东堂新成,与费邸民悦、吴郎以容、唐田、时臣二弟夜酌 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提土旁的字 熙熙壤壤 四点底的字 生养 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言可对 翩翩少年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直道而行 雅结尾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力字旁的字 排闼直入 世上无难事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说戏 虐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