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5:33
轻暖轻寒春仲。熨香风红楼惹梦。泥人绣被多情,遮翠幕不教留空。金衣向午争花鬨。晕斜红腻云绿重。风过日影那移,问双鬟晓寒何重。
春天的气候轻暖而略带寒意,微风轻拂,红楼中的香气勾起了梦的思绪。泥人绣被情意绵绵,遮住了翠绿的帷幕,不让空荡荡的空间显露出来。金衣在午后争相绽放花朵的热闹,绯红的光晕与浓重的绿意交织。微风吹过,阳光的影子不知如何移动,我问那双髻的女子,清晨的寒意为何如此沉重。
作者介绍:邹祗谟,清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诗歌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通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们的生活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春日的气息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幻与人间情感的交织,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林春令 晏起》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和人情风貌的诗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和风的轻柔,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春天气候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同时又蕴含了些许寒意,折射出春天的多变与不确定。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泥人绣被”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温暖情感的渴望。诗中对金衣争花的描写,生动表现了春日的热闹与繁华,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最后以“问双鬟晓寒何重”结束,意寓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思考与感慨,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情感的投入,呈现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活的多彩,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例如“熨香风”将风拟为有温度的存在,传达了温暖的气息。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轻暖轻寒”指的是哪种季节?
“泥人绣被”主要象征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问双鬟晓寒何重”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