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9:31
无愁可解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愚弄世人,造物何意。
悲欢离合生死。
乾坤一网罗,被笼罩孰可避。
白发朱颜弹指事。
往矣流光流水。
不遇著却相忘,遇着始见,老到我你。
忆昔总角嬉游,生如寄蜉蝣外家檐里。
茑萝随树到,两母相随又逝。
觅食饥驱况往里。
冷暖相知才半。
雨窗话剪烛,真如梦醒,纵无酒许心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感叹世态炎凉和生命的短暂。造物为何如此愚弄世人,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皆在瞬息之间。天地之间如同一张大网,谁能逃脱这种笼罩。白发与朱颜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时光流逝如流水,往昔已成过往。人若不相遇便会相忘,若相遇却又难得见面,终究是要老去的。回忆起童年嬉戏的时光,人生就如蜉蝣般短暂。藤萝随树而生,两位母亲的陪伴也随之逝去。生活的艰辛让人倍感饥饿,冷暖相知却也仅仅是半生的情谊。窗外雨声如剪烛般轻柔,醒来时如梦一般,纵使没有酒也能让心醉。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感伤人生、抒发情感见长。其诗风常带有淡淡的伤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感悟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无愁可解》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时间、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诗中用“愚弄世人”开篇,直接表露出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紧接着提到“悲欢离合生死”,引出人生的种种变幻。在诗的中段,诗人用“白发朱颜弹指事”来强调时间的流逝,人生如梦,转瞬即逝。在对往昔的回忆中,诗人用“蜉蝣”来比喻人生的短暂,表现出对青少年时期的怀念。最后,诗人通过窗外的雨声来引出内心的感受,虽无酒可醉,却依然能在梦中沉醉,显示了他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反思。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现了对生命的无常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生如寄蜉蝣”,蜉蝣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长命
B. 短暂
C. 永恒
D. 富贵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时间的流逝?
A. 雨
B. 白发
C. 朱颜
D. 水流
诗的主题主要在于:
A. 人生的美好
B. 对命运的无奈
C. 自然的壮丽
D. 爱情的甜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