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32:45
寒林石
作者: 王令 〔宋代〕
尝闻千岁松为石,
岂意今逢林出屏。
苟非木根久自化,
岂此石理能有灵。
世间万怪浩莫问,
枉哉山海徒有经。
舒山虢水固险异,
疑有神手藏幽冥。
我曾听说千年老松能化为石头,
没想到如今在森林中遇到石屏。
如果不是树根经过很长时间的变化,
这石头的道理又怎能有灵性呢?
世间的奇异事物浩瀚无边,不必去询问,
徒然山海之间只留下些经文。
舒山和虢水的险峻与众不同,
怀疑是有神秘的手在幽暗中隐藏。
《寒林石》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千年松树化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思考。开篇以“尝闻千岁松为石”引入,似乎是对一些神秘现象的探讨,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期待与疑惑。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进一步思考石头的灵性,提出“苟非木根久自化”,意在探讨事物的变化与存在的必然性。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结合了“山海”、“舒山虢水”等自然景观,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体悟。诗中涉及的“神手”暗示了自然界中的某种神秘力量,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结尾的“疑有神手藏幽冥”更是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运用了比喻与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层次分明,意蕴深广,体现了王令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深邃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反映了诗人对存在的思考与哲理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千年松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长寿与坚韧
C. 神秘与复杂
“岂此石理能有灵”中的“灵”指的是什么?
A. 物质的变化
B. 自然的神秘性
C. 生命的存在
诗人提到的“舒山虢水”是用来表达什么?
A. 自然的平凡
B. 自然的独特与险峻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寒林石》与李白的《静夜思》都体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但王令更多地强调自然的神秘与变化,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二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