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10
栉发晨兴後,宽腰午饷余。
讲明穷理学,雠校养生书。
倚杖听啼鸟,临池看戏鱼。
怡然又终日,底事解愁予?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早晨梳理头发后起床,宽松地坐在午餐后,讲解理学,校对养生的书籍。作者倚着拐杖,听鸟儿啼鸣,坐在池边看戏水中的鱼儿。整天怡然自得,却不知如何才能解忧。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理学”与“养生”字眼反映了宋代士人关注自然与内心修养的思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卿云山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民族的苦难,作品深刻表达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杂赋》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学和养生的重视,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杂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日常生活,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诗中“倚杖听啼鸟,临池看戏鱼”的场景,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与享受,也暗示了作者的年长与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尽管外在的烦恼难以逃避,内心却能通过对自然的欣赏寻找到一丝安慰。
此外,诗中提到的“穷理学”和“养生书”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与健康生活的思考,表明他对智慧与健康的追求。最后一句“底事解愁予?”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困惑的思考,展示了在外在宁静中潜藏的内心焦虑与不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栉发晨兴後”中的“栉发”是什么意思?
A) 梳理头发
B) 整理衣服
C) 早起
诗中提到的“讲明穷理学”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学问
C) 友情
最后一句“底事解愁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疑惑与烦恼
C) 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