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李溉之学士湖上诸亭 其四 秋水观》

时间: 2025-07-29 02:46:57

诗句

湖深山影碧,天净月光空。

幸自无波浪,蘋花谩晚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2:46:57

原文展示:

湖深山影碧,天净月光空。幸自无波浪,蘋花谩晚风。

白话文翻译:

湖水深邃,映出碧绿的山影;天空清澈,月光洒满空中。幸好这里没有波浪,水面上蘋花随晚风轻轻摇曳。

注释:

  • 湖深:湖水深邃,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山影碧:山的倒影在湖水中显得碧绿,描绘出一种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象。
  • 天净:天空清澈,象征着无云的晴天。
  • 月光空:月光洒在空中,给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
  • 幸自无波浪:幸好这里没有波涛汹涌的波浪,营造出一种平静的环境。
  • 蘋花谩晚风:水面上的蘋花在晚风中随意摇曳,给人以惬意之感。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所描绘的湖光山色和月色的宁静景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集(约1270-1348),元代诗人,字子云,号白云山人,江苏江阴人。他在元代文坛有着重要的地位,以诗、文、词、赋等多种文体见长,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溉之学士湖上的一处亭子,表现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赞美,以及在安静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内心平和。

诗歌鉴赏:

《题李溉之学士湖上诸亭 其四 秋水观》是虞集在李溉所建亭子时的即兴之作,诗中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自然的美。首句“湖深山影碧”直接描绘了湖水的深邃与山影的清晰,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天净月光空”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月光照耀下的天空显得格外空旷,增强了诗的意境。

“幸自无波浪”,转而表达诗人的感受,正是这种平静的湖面让他心中无波,感到一份难得的安宁。而“蘋花谩晚风”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动感,晚风轻拂,水面上的蘋花随风摇曳,恰如人生的轻松与随意。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深山影碧:描绘了湖水的深邃与山的碧绿影子,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2. 天净月光空:天空晴朗,月光明亮,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3. 幸自无波浪: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欣慰,感到这种宁静的湖面是多么可贵。
  4. 蘋花谩晚风:生动描绘了晚风轻拂水面,蘋花轻荡的画面,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与山影的关系比喻成一种和谐美。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有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晚风与蘋花之间的互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着深邃与宁静。
  • 山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月光:象征光明与希望。
  • 蘋花:象征着自然的柔美与生命的轻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湖水有什么特点?

    • A. 浅薄
    • B. 深邃
    • C. 汹涌
    • D. 浑浊
  2. “天净月光空”中的“净”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
    • B. 干净
    • C. 明亮
    • D. 空旷
  3. 诗中表现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焦虑
    • B. 怨恨
    • C. 宁静
    • D. 激动

答案:

  1. B. 深邃
  2. A. 清澈
  3. C.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虞集的《秋水观》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二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的诗更加强调孤独与内省,而虞集则更多地表现了平和与宁静的环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虞集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不欺斋 病起写怀 病后 半山寺 跋钟山赋二首 岸帻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二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一 一剪梅 水仙庙鼓吹曲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鬲字旁的字 架不住 如虎得翼 耳字旁的字 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优哉游哉 江山不老 马入华山 宝盖头的字 以磛投卵 齊字旁的字 同恶相求 英雄好汉 晨星 遥目 彑字旁的字 辙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