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8:52
离离井上桐,郁郁墙下桑,
零落岂不悲,无奈中夜霜。
蟋蟀更可念,岁暮依客床。
客亦自孤寂,衣篝歇残香。
一灯挂西壁,耿耿青无光。
援笔欲写愁,三喟不成章。
在井边的梧桐树茂盛而稀疏,墙下的桑树郁郁葱葱,
它们的凋零让我感到悲伤,但又无奈于夜霜的来临。
蟋蟀也让人怀念,岁暮时分我独自躺在客床上。
客人也感到孤独寂寞,衣篝的香味已经消散。
一盏灯挂在西墙上,发出微弱的光芒。
我提笔想要写下心中的愁苦,却怎么也写不成篇章。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数量庞大,题材广泛,尤以古诗和词最为人称道。其诗风清新、质朴,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经历、社会时事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岁暮之际,时值个人感情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过去的追忆。
《岁暮》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岁末,通过对环境细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孤独与凋零的氛围。开头两句“离离井上桐,郁郁墙下桑”,描绘了冬季景象中的梧桐与桑树,前者的稀疏与后者的繁盛形成对比,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失落。接下来的“零落岂不悲,无奈中夜霜”,则以凋零的树木引出诗人的悲伤,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蟋蟀更可念,岁暮依客床”中的蟋蟀,在这个寒冷的岁暮时分,成为了诗人思乡情怀的象征,突显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客亦自孤寂,衣篝歇残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情感,衣篝的香气渐渐消散,仿佛温暖的记忆也随之远去。最后几句,诗人提笔欲写,却因愁苦而无法成章,展示了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折射出人对生命、孤独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岁暮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愁苦。
诗词测试:
《岁暮》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陆游
D) 白居易
“衣篝歇残香”中的“衣篝”指的是:
A) 衣服的香气
B) 篝火的光亮
C) 残余的食物
D) 旧衣服
诗中提到的“蟋蟀”所象征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
C) 富饶
D)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