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4-23 23:18:29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18:29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月光,
让我怀疑是地面上的霜。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头却思念起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前:床的前面。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光:光线。
  • 疑:怀疑、以为。
  • 地上霜:地面上结的霜,形容白色的景象。
  • 举头:抬起头。
  • 望:看。
  • 低头:低下头。
  • 思:思念。
  • 故乡:自己的家乡。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唐代诗人对月亮的普遍赞美以及浓厚的乡愁。在中国文化中,月亮常常象征着思念和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洒脱、想象丰富著称。李白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极具个性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写成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李白在外漂泊,月光照在床前,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恋。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诗中通过简单的意象构建出深厚的情感。首句“床前明月光”以直观的景象展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床前,静谧而清冷。接着“疑是地上霜”,将光与霜进行对比,增添了一层冷峻的氛围,同时引出诗人的内心感受。接下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形成鲜明的对比,抬头仰望月亮,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低头则是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种乡愁在中国文学中常见,体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对家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照射在床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疑是地上霜”通过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霜,增添了冷清的气氛。
  • “举头望明月”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仰望,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低头思故乡”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情感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霜,增加了诗的意象层次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一种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游子在异乡孤独的情感,以及对美好月光的向往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思念、团圆。
  • 床前:代表着个人的私密空间,强调孤独感。
  • 霜:象征冷清,增添了夜晚的宁静和孤寂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举头望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念故乡
    B. 渴望团圆
    C. 欣赏美景
    D. 以上皆是

  2. 诗句“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什么意思?
    A. 确信
    B. 怀疑
    C. 认为
    D. 忘记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怀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与王维在描写月亮时,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和豪放,而王维则在意境上更为细腻和含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 《中国诗歌史》

相关查询

答乐天戏赠 昼居池上亭独吟 杂歌谣辞。步虚词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 踏歌词四首·其四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更衣曲 潇湘神·湘水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反方 亏短 价廉物美 麦字旁的字 详僵 送席 十字旁的字 为小妨大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无补于事 鹿字旁的字 祖祖辈辈 凤泊鸾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