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4-23 20:30:26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30:26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明月光,
我怀疑是地面上的霜。
抬起头来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下头去思念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怀疑、猜想。
  • 霜:秋冬季节天气寒冷时,地面上结的白色冰晶。
  • 举头:抬起头。
  • 低头:低下头。
  • 思:思念、怀念。
  • 故乡:原来的家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李白的“静夜思”常常被后人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是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风豪放,常以自然、人生、友情、爱情等为题材,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在外游历期间,正值月夜,借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游子在外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具有广泛的共鸣。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简洁而深刻,四句诗中蕴含了浓厚的情感。开篇以“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床前,给人以宁静的感觉。然而,紧接着的“疑是地上霜”则是情感的转折,原本宁静的夜晚却因“霜”的联想而增添了几分寒意,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更加直白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抬头看月,低头思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简单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经典。它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抒发,更代表了无数游子在外时的共同心声,生动地刻画了乡愁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月光洒在床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疑是地上霜”:用“霜”来比拟月光,表达一种微妙的怀疑和冷清的感觉。
  • “举头望明月”:抬起头看着明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来思念故乡,直接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疑是地上霜”将月光比作霜,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比:“举头”和“低头”的对照,突出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借助夜晚的月光,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体现了普遍的人生情感和文化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美好、纯洁,常与思乡、团圆相关联。
  • 床前:代表着个人私密的空间,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 霜:传达出寒冷与孤独的感觉,暗示着思乡的苦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2. “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A. 冷酷
    B. 思乡
    C. 婉约
    D. 友谊

  3. 本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相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和王维的《相思》均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加直接、简练,而王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情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相关查询

六州歌头·用贺东山体,次和仲唯丈 六州歌头·扬休玉色 六州歌头·桂香深处 六州歌头·长怀望断 六州歌头(送辛稼轩) 春游即事 春游 春游 春游篇 春游埔涵见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残羹冷饭 龍字旁的字 因循坐误 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轻财好施 水至清则无鱼 有要没紧 附火 月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包含汗的成语 人神共嫉 亵器 小字头的字 窄隘 包含辱的成语 掣襟露肘 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