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57:37
水龙吟(中秋)
作者:李之仪
晚来轻拂,游云尽卷,霁色寒相射。
银潢半掩,秋毫欲数,分明不夜。
玉琯传声,羽衣催舞,此欢难借。
凛清辉,但觉圆光罩影,冰壶莹真无价。
闻道水精宫殿,惠炉薰珠帘高挂。
琼枝半倚,瑶觞更劝,莺娇燕姹。
目断魂飞,翠萦红绕,空吟小砑。
想归来醉里,鸾篦凤朵,倩何人卸。
傍晚时分,轻风拂面,云彩都已散去,清冷的月光寒光四射。
银色的月光半掩,似乎可以数清秋天的细微之处,分明是个不夜之时。
玉制的乐器传来声音,仙女的衣袂轻舞,此时的欢乐难以再得。
在这凛然的清辉中,只觉得圆月的光芒笼罩着影子,冰壶中的月光真是无价之宝。
听说水精宫殿里,香炉里燃着香,珠帘高高悬挂。
琼枝半倚,瑶觞更劝,黄莺娇嫩,燕子轻盈。
目光远眺,魂游天外,翠色红色缠绕,空吟小曲。
想要醉归,鸾凤和鸣,谁能来解开我的情思?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季和,号兰亭,宋代词人,世称“江南第一词”。他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中秋佳节,正值月圆之时,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欢乐的怀念,正是中秋团圆的象征。
《水龙吟(中秋)》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月色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开头几句以“晚来轻拂,游云尽卷”引入,描绘出傍晚轻风徐徐、白云已散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清新的氛围。随着词意的深入,诗人转向对月光的描绘,“银潢半掩,秋毫欲数”,在这清冷的光影中,似乎可以数清秋天的一切细微之处,月光的明亮与清冷形成强烈对比,营造出一种分明的清晰感。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玉琯传声,羽衣催舞”等意象,展现出一种仙境般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对欢乐时光的珍惜与向往。最后几句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目断魂飞,翠萦红绕”,诗人感受到的不是简单的美景,而是与之相伴的情感孤寂。对于归来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令整首词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既描绘了中秋的美丽月景,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情感的抒发,形成了清冷与温暖的对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游云”主要指什么?
A. 静止的云
B. 飘动的云
C. 黑暗的云
“玉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美妙的音乐
C. 冷酷的现实
诗中“凛清辉”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