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9:03
鹧鸪天(戊辰七夕)
作者: 郭应祥
令节标名自古闻。
今宵银汉耿无云。
难寻海上乘槎客,
空诵河东乞巧文。
罗异果,炷名熏。
纫针捻线漫纷纷。
蓬莱底事回车处,
暗想当年钿合分。
这一天的节日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熟知。
今晚,银河明亮却没有云彩。
难以找到海上乘船的客人,
只好空自吟诵河东乞巧的诗文。
罗列着各种异果,香烟缭绕。
用针线编织着,纷纷扰扰。
蓬莱山的事情在何处回转,
暗自想起当年钿合分离的情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描绘细腻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戊辰年七夕,诗人可能在此节日感怀往事,结合个人情感与民间习俗,抒发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忆。
《鹧鸪天(戊辰七夕)》以七夕节为背景,描绘了月明之夜,诗人对往昔美好爱情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开篇“令节标名自古闻”,即点明了节日的传统与历史,表达了对节日的敬意与思念。接着“今宵银汉耿无云”,描绘了一个清朗的夜空,象征着美好的情感。然而,诗人却感到孤独,难以寻找到与自己共度佳节的爱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难寻海上乘槎客,空诵河东乞巧文”,这两句通过神话传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传统习俗的追忆。尤其是“乞巧文”,既是对巧手的祈愿,也隐喻着对爱情的期盼。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节日的氛围,罗列着异果,点燃香火,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迷离的场景。最后,诗人以“暗想当年钿合分”结束,既是对失去爱情的惆怅,也是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思考与对爱情的感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节日的传统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冲突,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追寻与对过往的怀念,情感深刻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令节标名自古闻”中的“令节”指的是什么?
A. 节日
B. 月亮
C. 星星
诗中提到的“河东乞巧”是指什么习俗?
A. 乞求平安
B. 乞求才艺
C. 乞求财富
“暗想当年钿合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郭应祥的《鹧鸪天》和杜牧的《秋夕》,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思考,但郭应祥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与传统,而杜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秋天孤独的感慨。在情感基调上,《鹧鸪天》显得更加温柔,而《秋夕》则透出一丝悲凉。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