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甲子重阳)》

时间: 2025-04-28 09:33:18

诗句

谁道他乡异故乡。

泉江风物似湄湘。

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今共古,几重阳。

休将往事更平章。

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3:18

原文展示:

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
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
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白话文翻译:

谁说他乡与故乡不同呢?那泉水、江河的风景和湄江、湘水的风物是如此相似。
头上的钗子上缀着紫色的萁蒿,酒杯上漂浮着金菊,颜色更显鲜艳。
如今和往年重阳的时节,又是多少个重阳呢?
不要再将过去的事情提起,随意而舞,手中摇扇,随便一些吧,
再来一次掀髯而笑的欢聚。

注释:

  • 他乡: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 故乡:出生或长大地方。
  • 泉江:泉水和江河。
  • 湄湘:指湄江和湘江,都是著名的水域。
  • 钗头:头饰上的装饰品。
  • 糁萸:一种植物,通常指的是蒹葭。
  • 浮金菊:指漂浮在酒杯上的金色菊花,象征美好和欢愉。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节日。
  • 平章:指书写或叙述往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字仲和,号倚云,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多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鹧鸪天(甲子重阳)》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借重阳节的庆祝活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融入了对往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甲子重阳)》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便提出“谁道他乡异故乡”的疑问,设定了诗歌的基调,暗示即使身在他乡,依然能感受到熟悉的自然景色,这种情感使他乡不再显得陌生,相反,似乎更像是故乡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示了节日的氛围:头饰上的紫色萁蒿、酒杯中飘浮的金菊,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喜庆与温馨。重阳节是个团圆的日子,诗人希望大家能抛开过去的烦恼,共同享受当下的欢聚。最后两句“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传递出一种洒脱和轻松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歌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道他乡异故乡:质疑他乡与故乡的不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 泉江风物似湄湘:描绘他乡的水景与故乡相似,强调自然的共通性。
  3. 钗头缀糁萸偏紫:细致描绘头饰的颜色,增加节日的美感。
  4. 杯面浮金菊倍黄:突出重阳节的饮酒文化与欢庆气氛。
  5. 今共古,几重阳:感慨时间的流逝,思考重阳节的意义。
  6. 休将往事更平章:劝诫不要再提起往事,强调当下的珍贵。
  7. 舞衫歌扇姑随分:描绘节日的欢乐场景,展现轻松的氛围。
  8. 又得掀髯笑一场:表达对欢聚的期待,体现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对称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用“他乡”与“故乡”的对比,表达情感的共鸣。
  • 意象:如“金菊”“紫萁”,通过具体意象传达节日的氛围和心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倡导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亲切的情感,构建出一个温暖而充满生机的节日场景,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江: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故乡的亲切感。
  • 钗头:代表女性的温婉与美丽,节日的装扮。
  • 金菊:象征着富贵与吉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 重阳:传统节日,象征长寿与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谁道他乡异故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他乡的厌恶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往事的怀念

  2. “钗头缀糁萸偏紫”中的“紫”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颜色
    B. 女性的妆饰
    C. 传统的节日色彩
    D. 头饰上的装饰

  3.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有什么寓意? A. 生育与繁衍
    B. 长寿与团圆
    C. 感恩与奉献
    D. 祭祀与追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郭应祥的《鹧鸪天(甲子重阳)》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

  • 主题: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鹧鸪天》更强调节日的欢聚和人际关系,而《月下独酌》则更侧重于孤独与自我沉思。
  • 意象:郭应祥的诗中丰富的自然意象和节日气氛,与李白的月亮、酒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富季申生日) 阮郎归(硕人生日) 小重山(同前) 感皇恩(端礼节使生日) 临江仙(次韵叶少蕴惜春) 滴滴金(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谒金门(寄远)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 念奴娇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澄神离形 韭字旁的字 签发 音字旁的字 气序 父开头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一步一个脚印 包含耿的词语有哪些 孽海花 平步公卿 海涯天角 麻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蝟缩蠖屈 出言吐词 金装玉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