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东塔玙老》

时间: 2025-05-07 09:04:13

诗句

南寺上人禅学苦,东冈老子法筵开。

遥知大设伊蒲供,送汝挑包去捞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13

赠东塔玙老

作者: 刘克庄〔宋代〕

原文展示:

南寺上人禅学苦,
东冈老子法筵开。
遥知大设伊蒲供,
送汝挑包去捞斋。

白话文翻译:

南边的寺庙中,修行的和尚们在苦苦修习禅学;
东边的山冈上,老子的讲道法会正在举行。
我远远知道,那里供奉着丰盛的伊蒲美食,
特意送你去挑包,去参加斋会。

注释:

  • 南寺:指南边的一座寺庙,通常是佛教寺庙。
  • 上人:指高僧、大师。
  • 禅学:指佛教的禅宗学问。
  • 东冈:东边的山丘。
  • 老子:指道教的创始人老子,这里指他讲道的法会。
  • 法筵:讲道的席位或场合。
  • 伊蒲:一种香料,常用于供奉和祭祀,象征丰盛的供品。
  • :这里指背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秋水,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诗学造诣而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反映出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宗禅和道教文化交融的时期,反映了修行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物质供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赠东塔玙老》通过描绘南寺和尚的苦修和东冈老子法筵的盛况,展现了佛道两教在当时社会中的共存与交融。诗中,刘克庄以“南寺上人禅学苦”开篇,生动呈现出僧人修行的艰辛与专注。这不仅反映了佛教徒对修行的执着,也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接着“东冈老子法筵开”则引入道教的元素,体现出道教的智慧与从容。两者之间的对比,既有对立又有融合,展现了当时文化的多元性。

最后,诗中提到的“遥知大设伊蒲供,送汝挑包去捞斋”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怀,暗示着一种人际关系中温暖的情感。在面对苦修的僧人和智慧的老子时,作者以一种轻松幽默的口吻,展示了对精神与物质的关注,体现了当时文人的风趣和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南寺上人禅学苦”描述了南边寺庙中和尚们的辛苦修行。
    2. “东冈老子法筵开”引入道教,描绘老子讲道的场景。
    3. “遥知大设伊蒲供”暗示作者对法会盛况的了解。
    4. “送汝挑包去捞斋”表达了作者的关心与友情,鼓励朋友参与。
  •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第二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禅学的苦修与法筵的盛况进行比较,体现了不同信仰中各自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对佛道文化的尊重与理解,表达了人际间的友谊和对修行者的关怀,同时反映了对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南寺:象征着苦修和内心的追求。
  • 东冈:代表着道教的智慧与平和。
  • 伊蒲:象征着供奉的美好与丰盛,体现人们对精神食粮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寺”主要指什么? A. 道教寺庙
    B. 佛教寺庙
    C. 书院
    D. 住宅

  2. “遥知大设伊蒲供”中“伊蒲”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种香料
    C. 一种饮料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表现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刘克庄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友谊,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豪放饮酒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欣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徐大夫赴南海 赠老将 送王相公赴幽州 萼岭四望 寄刘员外长卿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韦使君宅海榴咏 送王司直 送人还荆州 程处士祠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领成劳 包含贰的成语 尣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亲睦 雪桂 小范 牢不可拔 合绪 乙字旁的字 弃德从贼 鳥字旁的字 剜肉成疮 盆倾瓮倒 尊古贱今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