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34
将至海丰
作者:刘克庄 〔宋代〕
渔盐旧俗惯恬熙,
兵火新民脱乱离。
石路树阴三十里,
今犹仿佛太平时。
这首诗描绘了海丰地区的旧俗与新生活的对比。渔盐的传统生活方式一直安静而繁荣,然而由于战乱,新一代的民众经历了离散和苦难。尽管石板路上依旧长满树荫,走在这条路上,仿佛还回到了太平盛世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太平时”一词可用来指代历史上比较安稳的时期,如唐朝的盛世。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龙,号天池,宋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情感真挚,作品多反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刘克庄通过描述海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习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乱带来的痛苦的深切感受。
《将至海丰》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画面感的诗歌,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比渔盐旧俗与战后新民的生活,表现了对安定生活的怀念和对战乱的反思。诗的开头“渔盐旧俗惯恬熙”描绘了海丰地区过去安宁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渔民与盐业的繁荣状态,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印象。然而,随着“兵火新民脱乱离”的出现,诗中瞬间转向了对战争破坏的控诉,突显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造成了人们的离散与苦难。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情感更加深邃。
诗的后两句“石路树阴三十里,今犹仿佛太平时”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即使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依旧可以在这条充满树荫的石路上感受到昔日的太平,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刘克庄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的生活,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渴望,同时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们所经历的苦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旧俗”主要指什么?
A. 战争的习俗
B. 渔盐的传统
C. 城市生活
“兵火新民脱乱离”意指什么?
A. 新的民众生活安宁
B. 战争带来的离散
C. 旧习俗被遗忘
诗中“石路树阴三十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华的城市
B. 美丽的自然景色
C. 战后的废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将至海丰》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