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7:15
逢邻女
日高邻女笑相逢,
慢束罗裙半露胸。
莫向秋池照绿水,
参差羞杀白芙蓉。
在阳光高照的时候,邻家的女子与我相遇,
她慢慢地束起罗裙,半露出胸前的肌肤。
不要在秋天的池塘边照着绿水,
那样的身影会让白色的芙蓉花都感到害羞。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使用了自然景物与女性美的对比,体现了唐代诗歌常见的以景衬情的手法。秋池和白芙蓉的意象常常用来描绘美丽而又稍显羞涩的女性形象。
作者介绍:周濆是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风多样,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尤其喜爱表现青春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诗作出现在唐代,这是一个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邻女的美丽,反映出对青春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腻观察的情感。
《逢邻女》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诗人邂逅邻家女子的情景。诗中使用了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女子的青春美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诗的开头“日高邻女笑相逢”,便给人一种明朗而愉悦的氛围,透出诗人与邻女之间友好的互动。
接下来的“慢束罗裙半露胸”,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女子的婉约之美与青春的娇羞,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而“莫向秋池照绿水”,则引导读者思考,映照在水中的形象,或许会激起过多的关注和对比,形成一种微妙的羞涩感。
最后一句“参差羞杀白芙蓉”,将女子的美与自然中的芙蓉花相提并论,强调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整首诗以优雅的语调和细腻的意象,表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与生活的美好,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邻女的描绘,表现出青春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诗词测试:
诗中“日高邻女笑相逢”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莫向秋池照绿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白芙蓉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