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卷珠帘》

时间: 2025-05-03 17:51:52

诗句

依旧闲庭依旧雨。

翠冷红销,花事全无据。

凄绝青青芳草路。

东风吹起漫天絮。

万种春愁无著处。

春已将归,愁也应该去。

侬替春愁春不语。

一般都是无情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51:52

原文展示:

《卷珠帘》
作者: 陆茜 〔清代〕
依旧闲庭依旧雨。
翠冷红销,花事全无据。
凄绝青青芳草路。
东风吹起漫天絮。
万种春愁无著处。
春已将归,愁也应该去。
侬替春愁春不语。
一般都是无情绪。

白话文翻译:

依然是在那闲静的庭院中,依然是那细雨绵绵。
翠绿的草木渐显寒冷,红花也逐渐凋零,花事已无踪影。
凄凉的芳草路上,满是青翠的草。
东风吹起漫天的柳絮,
无数的春愁无处寄托。
春天即将离去,愁绪也应该随之而去。
我代替春天的愁苦,却不再言语。
一切都似乎无情无绪。

注释:

  • 闲庭:指安静的庭院。
  • 翠冷红销:翠绿的草木显得寒冷,红花也渐渐凋零。
  • 凄绝:形容极其凄凉。
  • 芳草路:指长满芳草的小路。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漫天絮:指柳絮等随风飘散的景象。
  • :忧愁、烦恼。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境与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春愁主题相呼应。春天的来临与离去,常常引发人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茜,清代女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她的作品多反映女性的内心世界,常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卷珠帘》创作于清代,正值女性诗人逐渐崭露头角的时期。陆茜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春天的怀念与愁苦,反映了她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卷珠帘》是一首充满春愁的抒情诗,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相辅相成。开头几句以“依旧”二字引入,营造出一种熟悉而又略带沉重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止。细雨中的庭院,令人感受到一丝冷清,翠绿和红色的花朵渐渐消逝,象征着春天的流逝。

接着,诗人以“东风吹起漫天絮”来描绘春风的轻盈,却又在这轻盈中带着无奈。春天的离去让诗人感受到无处寄托的愁苦,愁绪如同漫天的柳絮,随风飘散,难以捉摸。最后,诗人以“侬替春愁春不语”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似乎在说,即便春天即将离去,愁苦也是无情的。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依旧闲庭依旧雨:描绘一个熟悉的环境,暗示时光的循环与不变。
  2. 翠冷红销,花事全无据:春天的花已凋零,表现出春天的悲凉。
  3. 凄绝青青芳草路:芳草路的青翠中透露出凄凉,暗示失落的情感。
  4. 东风吹起漫天絮:春风轻拂,柳絮纷飞,却也带来无尽的愁绪。
  5. 万种春愁无著处:春天的愁苦无处可寄托,表现诗人的无奈。
  6. 春已将归,愁也应该去:春天即将离去,愁苦也应随之消散。
  7. 侬替春愁春不语:我代替春天的忧愁,却无言以对。
  8. 一般都是无情绪:最终表达一种对情感的麻木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漫天絮”,把愁苦比作随风飘散的柳絮。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对春天的亲切感和对离去的惋惜。
  • 对仗:如“依旧闲庭依旧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凋零和无尽的愁苦,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闲庭:象征宁静的环境,反映内心的平静与愁苦。
  • 春雨:春天的细雨,象征着柔情与思念。
  • 翠绿与红花:生命的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芳草路:人生的旅途,蕴含着对未来的思考与迷茫。
  • 东风与絮: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离去,同时也暗示轻盈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卷珠帘》中的“依旧”指的是? A. 自然环境不变
    B. 人的心情不变
    C. 季节的轮回
    D. 以上都有

  2. 诗中描绘的“东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冬天的寒冷
    C. 暴风雨的来临
    D. 太阳的光辉

  3. “万种春愁无著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无所归属的寂寞
    B. 对春天的欢愉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忧伤。
  • 《春夜喜雨》:杜甫的另一首描写春雨的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诗词对比:

比较《卷珠帘》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陆茜的作品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杜甫则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清代女诗人的创作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与情感表达》

相关查询

山中杂兴 十八 读五柳先生传 寄陆高士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其一 遣兴 其二 示师文 梅花屋 秋怀 十一 次申屠子迪韵 其二 次申屠子迪韵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礼义生富足 芜飇 画外音 月字旁的字 热地蚰蜒 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多劳多得 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芙蓉 躢藉 口字旁的字 水中著盐 鼓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包含燧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拉关系 豁达先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