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莲子 其二 本意》

时间: 2025-04-28 18:37:44

诗句

胡波慢似眼波秋。

自爱风流照碧流。

嫌他年少颠狂甚,棹入荷花不举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37:44

诗词名称: 采莲子 其二

作者: 王士禄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胡波慢似眼波秋。
自爱风流照碧流。
嫌他年少颠狂甚,
棹入荷花不举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水波轻缓如同秋水般的眼波。诗人自爱那种风流的神情,沉浸在碧水的映照中。然而,他又觉得年少轻狂的男子过于放纵,驾船进入荷花丛中却不愿抬起头来,似乎沉迷于眼前的美景。


注释:

  • 胡波:指水波,"胡"字在这里可能是形容水波的模样。
  • 慢似眼波秋:比喻水波轻缓如同秋日的眼神,表情柔和。
  • 自爱:自己欣赏,喜爱。
  • 风流:指风采潇洒,文雅洒脱。
  • 碧流:清澈的水流,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 :厌恶,不喜欢。
  • 年少颠狂:形容年轻人轻率、放荡不羁。
  • 棹入:划船进入。
  • 荷花:指荷花,象征纯洁、美好。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提及的“荷花”在古诗词中常作为美好、纯洁的象征,常见于描写爱情、思念的诗句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禄(1640-1710),字方之,号梅溪,清代诗人。他以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而著称,作品清新脱俗,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采莲子》系列诗作反映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创作于清代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鉴赏:

《采莲子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水波和荷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的“胡波”与“眼波秋”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传达一种深邃的情感。诗人自我陶醉于“风流照碧流”的意境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优雅的世界。然而,随之而来的“嫌他年少颠狂甚”,则透出一丝对年轻人放纵不羁的嘲讽,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整体来看,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映射出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多元,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胡波慢似眼波秋":水波轻缓,如同秋天的眼波,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 "自爱风流照碧流":诗人欣赏自己那种潇洒的风采,沉醉于清水的映照。
  • "嫌他年少颠狂甚":对年轻人的轻率行为表示不满,认为过于放纵。
  • "棹入荷花不举头":划船进入荷花丛中,沉迷于美景而忘却抬头,表现出一种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水波与眼波的比喻,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自爱风流”与“嫌他年少”,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态度。
  • 拟人:将水波拟人化,赋予了情感,使景物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年轻人放纵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波:象征自然的柔和与宁静。
  • 眼波:代表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 荷花:象征纯洁、美好,常与爱情相联系。
  • 风流:代表潇洒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胡波"在诗中指什么?

    • A. 山水
    • B. 水波
    • C. 风波
  2. 作者对年轻人的态度是?

    • A. 赞赏
    • B. 厌恶
    • C. 无所谓
  3. "棹入荷花不举头"的意思是?

    • A. 仔细观察
    • B. 沉迷美景
    • C. 放弃理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士禄的《采莲子 其二》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王士禄更关注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则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境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士禄研究》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子夜四时歌 送胡簿之阳朔 和王校理夜坐 乌夜啼 寄题张著作菁山隐居 姑苏杂咏 越来溪(在横山下) 赠竹里子 送丕上人还四明育王寺 次韵杨礼曹秋日见赠 郊墅杂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节俭躬行 蠹国病民 涕泗滂沱 盛开头的成语 穿井得人 修己安人 风雨交加 多难兴邦 麦字旁的字 包含揭的词语有哪些 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包含献的成语 钠灯 赖有此耳 赊钱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