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40
高岩日照云常起,
吹作兰花透纹绮。
横为步障看未收,
山雨一来风满耳。
高耸的岩石在阳光下,云彩时常升起,
微风吹拂,仿佛兰花的香气透出纹理的美丽。
山道横亘在眼前,似乎还没有收拾整齐,
但一场山雨来临,风声在耳边萦绕。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兰花”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高洁、高雅的品格,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竹溪,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歌和词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梅尧臣游览国山时,借景抒情,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梅尧臣的这首《紫云岩》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高山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诗首句“高岩日照云常起”以明亮的阳光和升起的云彩构建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氛围,表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命的活力。接下来的“吹作兰花透纹绮”则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兰花的清香与山风相伴,体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享受。
“横为步障看未收”一句,描绘了行人在山路上的艰辛和自然的不可捉摸,暗示着人们在面对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化时,常常感到无力和渺小。而最后一句“山雨一来风满耳”,则把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突显了山雨来临时的猛烈和自然力量的震撼,给人以强烈的感官体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高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同时,诗中隐含了人生的哲理,面对自然的壮丽,人应保持谦卑与敬畏之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苏轼
“高岩日照云常起”中的“高岩”指的是:
A. 低山
B. 高大的岩石
C. 海洋
D. 平原
“兰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忍耐
B. 美丽与高洁
C. 争斗
D. 平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紫云岩》与王勃的《登高》进行比较,二者皆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勃的作品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壮志,而梅尧臣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文情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