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1:35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
木枯鸟不巢,泉涸鱼不游。
我非鱼鸟情,贫缚路阻修。
高阳有令子,嗣世学已优。
前日来京城,问恤忍涕流。
今失王府荐,命奇言非雠。
家声喜未坠,辞我还海陬。
为酌一壶酒,叙怀心如抽。
子之伯父殁,遣奠固莫由。
岂欲寡恩义,力薄难置邮。
因寄缘睫泪,洒向君衣裘。
木头枯萎了,鸟儿不再筑巢;泉水干涸了,鱼儿也不再游动。我与鱼鸟之间无情,因贫困而路途阻碍难行。高阳那位有名的儿子,世代相传的学问已经很好。前几天他来到京城,询问我对他的关心时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如今我失去了王府的推荐,奇异的言辞也不再被重视。家声虽好尚未衰落,但我还是要告辞回到海边。为你斟上一壶酒,倾诉我内心的忧愁如同被抽空。你的伯父去世了,送葬的奠酒实在无法送到。我并非想要薄情寡义,力气微薄也难以寄送书信。于是我将眼泪寄托于缘睫,洒落在你的衣裳上。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诗人,以其精炼的诗歌而闻名。他的诗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家国的思考,风格朴实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许璋监簿回故乡泰州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开篇的木枯鸟不巢、泉涸鱼不游,象征着环境的凋零与生命的无奈,暗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以“我非鱼鸟情”表明了自己与自然生灵的不同,强调了自身的局限与困境,表达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回忆起高阳的令子,表明对学问的尊重,同时也展现了人情冷暖,面对他人对自己的关怀,诗人内心的感激与无奈交织。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由于自己失去王府的推荐,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但仍旧保持着家声未坠的自豪感,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情感深沉而真挚,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通过自然意象的渲染,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木枯鸟不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孤独 C. 愤怒
诗人提到的“高阳有令子”指的是哪个方面? A. 人际关系 B. 学问 C. 财富
诗中提到“家声喜未坠”,这句话传达了什么? A. 家族衰落 B. 家族声誉未衰 C. 家族富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