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10:51
原文展示:
九十日春晴几日,得堪行处便须行。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开亦暂明。当信光阴如过隙,莫教风雨暗长檠。乘阳不碍游人路,定看花骢正勒鸣。
白话文翻译:
九十天的春天,晴朗的日子有几个?只要能去的地方就一定要去。因为官场冷清,常常有很多空闲时间,看到花开也能暂时感到明亮。应当相信光阴如同过隙般短暂,不要让风雨使长檠变得暗淡。趁着阳光不阻碍游人的路,一定能看到花骢马正在勒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官场冷清之余,感叹时光易逝,鼓励自己及时行乐。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作者在官场冷清之余,感叹时光易逝,鼓励自己及时行乐,不要被风雨所阻,要趁着阳光明媚的日子出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时光的珍惜和对官场冷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九十日春晴几日”一句,既表达了春天短暂的美好,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得堪行处便须行”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抓住机会,及时行乐。“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开亦暂明”反映了作者在官场冷清中的闲暇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当信光阴如过隙,莫教风雨暗长檠”则是对光阴易逝的深刻认识,提醒人们不要被困难和挫折所阻,要珍惜时间。最后两句“乘阳不碍游人路,定看花骢正勒鸣”则是对出游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珍惜时间,及时行乐,不要被困难和挫折所阻,要趁着美好的时光出游,享受生活。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九十日春晴几日”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短暂美好 B. 春天的漫长 C. 春天的风雨 D. 春天的寒冷
“得堪行处便须行”表达了什么态度? A. 消极的人生态度 B. 积极的人生态度 C. 悲观的人生态度 D. 无所谓的人生态度
“官因局冷常多暇”反映了什么? A. 官场的繁忙 B. 官场的冷清 C. 官场的热闹 D. 官场的竞争
“当信光阴如过隙”提醒人们什么? A. 珍惜时间 B. 浪费时间 C. 忽视时间 D. 忘记时间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