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0:23
送客往睦州
—— 杨凌〔唐代〕
水阔尽南天,孤舟去渺然。
惊秋路傍客,日暮数声蝉。
全诗翻译:在辽阔的南天尽头,水面无边无际,一只孤舟在远方渐行渐远。路旁的旅客在惊讶于秋天的景色,傍晚时分听见几声蝉鸣。
这首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
作者介绍:杨凌,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描写山水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和孤独感。
《送客往睦州》是一首描写送别情景的诗。诗的开篇“水阔尽南天”,以广阔的水面和天空相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自由的意境。从词句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空间的辽阔感,暗示着离别的愁绪。接下来的“孤舟去渺然”,则用一只孤舟的形象,象征着朋友的离去,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牵挂。
“惊秋路傍客”一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在这个季节,万物渐渐凋零,给人以伤感的氛围。最后一句“日暮数声蝉”,则通过蝉鸣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蝉声在黄昏中显得格外清晰,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深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秋天凋零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舟”象征什么?
A. 友人远行
B. 自然景色
C. 时光流逝
D. 孤独感
“惊秋路傍客”中的“惊”字可以理解为:
A. 吓到
B. 震惊
C. 惊讶
D. 激动
诗中所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赠汪伦》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赠汪伦》着重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而《送客往睦州》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离别相结合的感伤。两者都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