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52
原文展示:
施公潭 文同 〔宋代〕
盘岩复转溪,磴道入云微。 断巘双屏立,垂泉一剑飞。 浮空交彩翠,溅远乱珠玑。 啼穴饥鼯出,翘滩宿鹭归。 寒光清彻骨,晚气润沾衣。 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
白话文翻译:
蜿蜒的岩石再次转向溪流,石阶小道深入云雾之中。 断裂的山峰像双屏风一样矗立,垂落的泉水如同剑一般飞溅。 空中交织着五彩斑斓的翠色,水珠溅得远远的,如同散落的珍珠。 饥饿的鼯鼠从洞穴中啼叫而出,宿在滩上的鹭鸟归巢。 寒光清澈透骨,晚风湿润了衣襟。 东边的山谷中牛羊归来,挥动鞭子,告别夕阳的余晖。
注释: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施公潭》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的静谧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盘岩复转溪”、“磴道入云微”等句,展现了山水的曲折与深远。诗中的“断巘双屏立”、“垂泉一剑飞”等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和泉水的灵动。后文通过“浮空交彩翠”、“溅远乱珠玑”等句,进一步以色彩和动态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结尾的“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则以田园牧歌的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断巘双屏立”比喻了什么? A. 山峰的雄伟 B. 泉水的灵动 C. 山路的曲折 D. 云雾的深远
诗中的“垂泉一剑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浮空交彩翠”描绘了什么? A. 山峰的雄伟 B. 泉水的灵动 C. 山水的美丽与活力 D. 云雾的深远
诗中的“东谷牛羊下,摇鞭去夕晖”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峰的雄伟 B. 泉水的灵动 C. 田园牧歌的景象 D. 云雾的深远
答案:1. A 2. A 3. C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