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5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55:49
望终南
作者: 窦牟 〔唐代〕
日爱南山好,时逢夏景残。
白云兼似雪,清昼乍生寒。
九陌峰如坠,千门翠可团。
欲知形胜尽,都在紫宸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南山的热爱,描绘了夏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白云如同雪一般,清晨的阳光透出一丝寒意。遥望九陌的山峰仿佛要坠落,千门的绿意如同团聚在一起。想要了解南山的美景,全都在紫宸(皇宫)里可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紫宸”是指帝王的居所,常用来代表高贵和权威。在古代,很多文人都会借用紫宸来表达对国家美景的欣赏和对皇权的向往。
作者介绍:
窦牟,字季伦,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望终南》创作于唐代盛世,正值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之时,诗人借此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望终南》是一首充满自然风光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终南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首句“日爱南山好”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南山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即将结束的夏季景象,白云如雪,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突显出清晨的寒意,营造出一种微妙的情感氛围。
在“九陌峰如坠”中,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山峰的壮丽与险峻,仿佛一触即坠的感觉,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不可捉摸。而“千门翠可团”则表现了南山周围繁茂的绿意,仿佛千家万户都沉浸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
最后一句“欲知形胜尽,都在紫宸看”更是点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富庶相结合,表达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对皇权的钦佩。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流露出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表达对南山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权力与社会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山”指的是哪座山?
“白云兼似雪”中的“兼”字是什么意思?
“千门翠可团”中“翠”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窦牟的《望终南》与王维的《终南山》均以终南山为题材,但风格不同。窦牟的诗更多描绘自然的变化与个人情感,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哲理与内心的沉静。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异,体现了各自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