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3:11
西涧访衍上人
日暮冒余雪,望烟西涧阴。
不因师住远,何事到山深。
在黄昏时分,雪花仍在飘落,远望西边的山涧,笼罩着一层阴霭。若不是因为我的老师住得远,我又怎么会来到这深山之中呢?
这首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师长的敬仰。古代文人常常追求隐居生活,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高启(约 1336-约 1374),字士杰,号云溪,明代初期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入诗,表现个人的情感与哲思。高启的作品多与山水、隐居、清雅的生活态度相关,反映了他对自然和心灵自由的向往。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文人们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高启因对老师的敬仰,特意前往山中拜访,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师道的尊重,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西涧访衍上人》是一首典雅而蕴含深意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雪花飘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冷的氛围。日暮与余雪的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既有视觉的冲击力,又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接着,诗人转向对西涧的描写,烟雾缭绕的山涧,代表着一种隐秘与深邃,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诗中提到的“师”,不仅是对隐士的尊敬,也象征着追求智慧与心灵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句“不因师住远,何事到山深”,更是点明了诗人来到这里的原因,既是对师长的敬仰,也是对内心追求的思考。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不仅展现出自然的美丽,更蕴含了对人生、对追求的哲学思考,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师道的尊重。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师长的敬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日暮冒余雪”中“冒”字的意思是:
A. 冒险
B. 冒出
C. 冒犯
D. 冒泡
诗中提到的“师”指的是:
A. 同学
B. 父亲
C. 老师
D. 朋友
“何事到山深”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疲惫
B. 迷茫
C. 幸福
D. 无聊
答案:1.B,2.C,3.B
与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相比,两首诗都涉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高启的诗则更加强调内心的情感与对师道的敬仰,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