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4 12:14:47

诗句

自有天香轧魏姚,何须裂麝与涂椒。

蜡梅卑俗红梅媚,漫与增添本草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4:47

原文展示

自有天香轧魏姚,何须裂麝与涂椒。
蜡梅卑俗红梅媚,漫与增添本草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人认为梅花自有其天生的香气和高雅,不必依赖其他香料和装饰。蜡梅虽然普通,红梅也显得妩媚,但它们不过是添枝加叶,没有梅花那样的本质之美。

注释

  • 天香:指梅花自有的芳香。
  • 魏姚:这里指的是魏国的姚氏,古代以其美德和才华闻名的家族。
  • 裂麝:裂开麝香,指用香料来装饰。
  • 涂椒:用胡椒涂抹,形容追求外表的华丽。
  • 蜡梅:指一种常见的梅花,象征平凡。
  • 卑俗:指低俗、普通。
  • 红梅:指红色的梅花,常被视为美丽的象征。
  • 本草条:指中药材,意指自然的本质。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魏姚,源自古代文人对美德的推崇,常以此来比拟梅的高洁。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生活在宋代,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美的高度重视,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对本质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造之美的深刻思考。诗中“自有天香轧魏姚”,强调梅花的独特性与高贵气质,反映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通过对比蜡梅与红梅,诗人指向了真正的美在于内在而非外在的装饰,表达了一种清高、孤傲的精神追求。这种审美观在宋代诗歌中较为常见,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真正的价值,强调了自然与真诚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有天香轧魏姚:梅花自有天然的香气,何必依赖外来的装饰。
  • 何须裂麝与涂椒:没有必要用麝香和胡椒来修饰自己。
  • 蜡梅卑俗红梅媚:蜡梅虽然普通,红梅看似美丽。
  • 漫与增添本草条:不过是增添一些枝叶,缺乏本质的内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蜡梅卑俗”和“红梅媚”来比拟人们对外表的追求。
  • 对比:通过对梅花与其他花的对比,突出梅花的独特和高洁。
  • 夸张:强调了梅花的天香,使得其高贵气质更加明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内在的美和真实的价值,倡导自然美与真诚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批判与对纯粹心灵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蜡梅:代表平凡、庸俗。
  • 红梅:象征外表的美丽,但缺乏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香”是指什么?

    • A. 其他花的香气
    • B. 梅花的天然香气
    • C. 麝香的味道
  2. 诗人对蜡梅和红梅的态度是什么?

    • A. 赞美
    • B. 贬低
    • C. 无所谓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强调外在的美
    • B. 宣扬内在的真实与自然美
    • C. 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人生哲理。
  • 陶渊明《桃花源记》: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比较廖行之与王安石的梅花诗,两者都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但廖行之更强调内在的真实与自然美,而王安石则更注重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之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梅花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终南山 歌风台 秋兴 其二 秋兴 其一 将游岭南寄张晓舲淮上 赠姚秋士 菩萨蛮 商妇怨 杏花天 次韵十五日菊 其一 游五泄书呈完夫节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重 餧食 文字旁的字 重生爷娘 长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推梨让枣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邪诡 一字旁的字 惊奇 笨嘴拙腮 视结尾的成语 绝类离群 志得气盈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