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游归来园韵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4:58:26

诗句

咄咄柴桑久卜邻,轩轩少室竟何人。

一丘奇兴心犹远,千古论交迹未陈。

奋锸自随天地阔,园林好在岁时新。

东风相逐经行处,花草禽鱼不计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26

原文展示:

咄咄柴桑久卜邻,轩轩少室竟何人。
一丘奇兴心犹远,千古论交迹未陈。
奋锸自随天地阔,园林好在岁时新。
东风相逐经行处,花草禽鱼不计春。

白话文翻译:

对着柴桑山的邻居,已经很久没见到人了。
那高高的少室山,究竟有什么人居住呢?
心中的奇妙兴致依旧遥远,千古以来的交往之事却未曾细述。
我挥动铲子,随性在天地之间,园林的美好在于它每个季节的新貌。
东风追逐着春天的足迹,花草、鸟禽和鱼类却不在意春天的到来。

注释:

  • 咄咄:表示惊叹或呼唤。
  • 柴桑:指的是柴桑山,位于今江西省。
  • 轩轩:形容高大、壮丽。
  • 少室:指少室山,古代名山之一。
  • 丘奇兴:独特的兴致或情趣。
  • 奋锸:挥动铲子,表示开垦或耕作。
  • 园林:指的是园艺和自然景观的结合。
  • 东风:象征春天的风,带来温暖和生机。

典故解析:

  • 千古论交:此处暗指历史上著名的交友之事,可能指的是王羲之与谢安的友谊等历史故事。
  • 东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廖行之,字德润,号退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历归来之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和游归来园韵 其一》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追忆。诗中通过描绘柴桑山和少室山的景象,突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前两句中,诗人对于邻居的缺席感到孤独,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奇特情感,虽然对友谊的渴望存在,但似乎又因时光的流逝而感到无奈。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自然的关注,诗人通过“奋锸”表达了对园林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的尾句则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春风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自然的美好与生生不息。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流露出对友谊的深切思考,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咄咄柴桑久卜邻”:惊叹于柴桑山的隐居,表达了对久未相见的友人的思念。
    2. “轩轩少室竟何人”:对少室山的高大感到惊奇,提问其间是否有人居住,反映出孤独感。
    3. “一丘奇兴心犹远”:虽然有独特的情趣,但心中对美的追求依然遥远。
    4. “千古论交迹未陈”:千古的友谊之事尚未叙述,体现出对往事的追忆。
    5. “奋锸自随天地阔”:挥动铲子,随意耕作,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6. “园林好在岁时新”:园林的美在于每个季节都有新的景象。
    7. “东风相逐经行处”: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
    8. “花草禽鱼不计春”:尽管春天已至,花草禽鱼依旧自在,不拘泥于季节的变化。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东风”比喻春天的到来。
    • 对仗:前两句对仗工整,展示诗人的语言技巧。
    • 拟人:将花草禽鱼赋予了“无计春”的人性化特征,增添了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对友谊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愉悦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柴桑:象征着隐逸与宁静,代表着理想的居住环境。
  • 少室:象征高远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寂寞。
  • 园林: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东风:象征春天与新生,传达出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柴桑”是指哪个地方?
      • A) 江西
      • B) 浙江
      • C) 安徽
    2. 诗人对“少室”的描述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快乐
      • C) 忧伤
    3. “东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答案

  1. A) 江西
  2. A) 孤独
  3.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诗词对比

    • 对比廖行之的《和游归来园韵 其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廖行之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好事近·五夜不眠,有怀金月石 好事近 好事近 雨后坐北泉爱莲池上 好事近 其一 戏答 好事近 好事近 彭嫣词,为北山楼主人作 好事近 好事近 尝点东坡桔乐汤作 好事近 贺引之新婚 好事近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蚩妄 官清毡冷 三撇旁的字 唯马首是瞻 骨字旁的字 包含倩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奋起 歮歞 包含澹的词语有哪些 较短比长 己字旁的字 青肝碧血 遗氛 廾字旁的字 威仪孔时 不一其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