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敷水卢校书》

时间: 2025-05-07 06:33:24

诗句

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

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

路入丹霄近,家藏华岳深。

还如韩吏部,谁不望知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3:24

原文展示:

寄敷水卢校书 黄滔 〔唐代〕 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路入丹霄近,家藏华岳深。还如韩吏部,谁不望知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谏议省中流传着清正的言论,仙官的职位岂会长久停留。虽然专注于优秀的史官事业,但并不畏惧正直臣子的心意。道路通向高远的丹霄,家中收藏着华山的深邃。就像韩愈那样,谁不期望得到知音的赏识。

注释: 字词注释:

  • 谏省:指谏议省,古代官署名,负责进谏和议论政事。
  • 垂清论:流传着清正的言论。
  • 仙曹:指仙官,古代神话中的官职。
  • 良史业:优秀的史官事业。
  • 直臣心:正直臣子的心意。
  • 丹霄:指高远的天空。
  • 华岳:指华山,中国五岳之一。
  • 韩吏部: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曾任吏部侍郎。

典故解析:

  • 韩吏部:诗中提到的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人格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中用韩愈来比喻自己,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以抒怀和寄赠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寄给敷水卢校书的,表达了对清正言论的推崇和对知音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黄滔担任谏议省官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清正言论的推崇和对知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谏议省清正言论的赞美,表达了对正直和清廉的向往。诗中“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一句,展现了作者对史官事业的专注和对正直臣子的敬佩。后两句“路入丹霄近,家藏华岳深”则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高远理想和深厚学识的追求。最后以韩愈为例,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谏省垂清论:在谏议省中流传着清正的言论。
  2. 仙曹岂久临:仙官的职位岂会长久停留。
  3. 虽专良史业:虽然专注于优秀的史官事业。
  4. 未畏直臣心:但并不畏惧正直臣子的心意。
  5. 路入丹霄近:道路通向高远的丹霄。
  6. 家藏华岳深:家中收藏着华山的深邃。
  7. 还如韩吏部:就像韩愈那样。
  8. 谁不望知音:谁不期望得到知音的赏识。

修辞手法:

  • 比喻:“路入丹霄近”比喻理想高远,“家藏华岳深”比喻学识深厚。
  • 典故:引用韩愈的典故,表达对知音的渴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清正言论的推崇和对知音的渴望。通过赞美谏议省的清正言论和比喻高远的理想,展现了作者对正直和清廉的向往,以及对深厚学识和知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霄:高远的天空,象征理想。
  • 华岳:华山,象征深厚的学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韩吏部”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韩愈 B. 韩非 C. 韩琦 D. 韩擒虎 答案:A

  2. 诗中的“谏省”是指什么? A. 古代官署名,负责进谏和议论政事 B. 古代的学校 C. 古代的图书馆 D. 古代的军事机构 答案:A

  3. 诗中的“丹霄”象征什么? A. 高远的天空 B. 红色的云彩 C. 古代的官职 D. 古代的书籍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的《师说》:表达了对师道的推崇和对知音的渴望。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对清正言论的推崇和对知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黄滔的《寄敷水卢校书》与韩愈的《师说》都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但黄滔的诗更多地强调了对清正言论的推崇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
  • 《韩愈诗选》:收录了韩愈的代表作,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典故。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八 燕邸清明 浣溪沙 送秦姊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其三 浣溪沙 其八 题陈其年小影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六 又答玄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佛老 貝字旁的字 以溺自照 餵饷 龙牌 大度豁达 明目达聪 车字旁的字 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曼寿 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浅见寡识 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弥天之罪 自树一帜 大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