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曾季永见壁间张安国所书天下第一真仙之岩》

时间: 2025-05-02 21:35:46

诗句

不见融州使,无从可寄书。

仙岩忽逢字,驿骑想非疏。

室近宜人桂,官胜冲尹驴。

江南热犹剧,岭外比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5:46

原文展示:

不见融州使,无从可寄书。 仙岩忽逢字,驿骑想非疏。 室近宜人桂,官胜冲尹驴。 江南热犹剧,岭外比何如。

白话文翻译:

没有见到融州的使者,无法寄信。 在仙岩偶然看到题字,想到驿站的马匹应该不会疏忽。 住处靠近宜人的桂树,官职胜过骑驴的冲尹。 江南的炎热依然剧烈,岭外的气候又如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融州:地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
  • 仙岩: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诗人途经之地。
  • 驿骑:驿站的马匹,代指传递消息的使者。
  • 冲尹:古代官职名,此处泛指低级官员。

典故解析:

  • 无具体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气候变化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偶然在仙岩看到题字,引发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气候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气候变化的细腻感受。首两句直接表达了无法寄信的无奈,后两句则通过仙岩题字和驿骑的想象,增添了一丝期待和希望。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江南和岭外气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远方的好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见融州使,无从可寄书。——表达了诗人因无法见到融州使者而无法寄信的无奈。
  2. 仙岩忽逢字,驿骑想非疏。——在仙岩偶然看到题字,想到驿站的马匹应该不会疏忽,寄信有望。
  3. 室近宜人桂,官胜冲尹驴。——住处靠近宜人的桂树,官职胜过骑驴的冲尹,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
  4. 江南热犹剧,岭外比何如。——江南的炎热依然剧烈,岭外的气候又如何呢?表达了对远方气候的好奇和关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江南和岭外气候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拟人:将驿骑想象为不会疏忽,赋予了马匹以人的特性,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气候变化的感慨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观察和感悟,以及对远方的好奇和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岩:象征着旅途中的偶然和发现。
  • 驿骑:象征着传递消息的希望和期待。
  • 桂树:象征着宜人的居住环境和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融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A.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 B. 广东省广州市 C. 福建省福州市 D. 湖南省长沙市

  2. 诗中的“仙岩”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种岩石 C. 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 D. 一个旅游景点

  3. 诗中的“驿骑”指的是什么? A. 驿站的马匹 B. 骑马的人 C. 传递消息的使者 D. 骑马的官员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寄怀二十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旅途和离别,但情感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创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阮郎归 本意二首 其一 阮郎归 其二 次韵南金早秋夜思 阮郎归 阮郎归·拟小山,并韵 阮郎归·丰城道中始闻蝉声 阮郎归 其二 阮郎归 其二 冬日 阮郎归•归思 阮郎归·山池芳草绿初匀 阮郎归 甲午晚春和晏小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着人先鞭 包含徕的词语有哪些 一竿风月 聿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想望风采 卜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迁逡 垂示 求新立异 枭鲸 睠顾回隐 面字旁的字 仗气使酒 每事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