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灵岩谒杜清献读书处次方石先生韵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4:43:06

诗句

白纡秋瀑势,青削晚峰层。

胜地雄千古,私心尽一登。

莽深僧识路,崖黑鬼藏灯。

激烈思前事,凭高意气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3:06

原文展示:

白纡秋瀑势,青削晚峰层。
胜地雄千古,私心尽一登。
莽深僧识路,崖黑鬼藏灯。
激烈思前事,凭高意气增。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瀑布在秋天的势头下奔流,青色的山峰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层层叠叠。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令人赞叹的胜地,我心中私自的情怀在登上此地时尽情释放。深邃的山林中,僧人知道通往何处,而黑暗的悬崖中则隐藏着鬼神的灯火。激烈的情感让我思绪涌起,站在高处,我的豪情愈发高涨。

注释:

  1. 白纡:形容瀑布的颜色,白色的水流像丝带一样缠绕。
  2. 青削:指山峰的颜色,青色的山峰被晚霞修饰,显得格外清秀。
  3. 胜地:指风景名胜之地。
  4. 私心:个人的情感和私欲。
  5. 莽深:形容山林的茂密和深邃。
  6. 崖黑:指悬崖的黑暗。
  7. 激烈思前事:强烈地思念往事。
  8. 凭高:站在高处,抒发情怀。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胜地雄千古”可以理解为对历史名胜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对古往今来的文化积淀的感慨。同时,诗中提到的“僧”与“鬼”,反映了道教与佛教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弼,明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游灵岩谒杜清献读书处次方石先生韵 其二》是王弼在游览灵岩时所作,处于明代文人雅士追求山水田园生活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游历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古代文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白纇秋瀑势”描绘出秋季瀑布的壮观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而“青削晚峰层”则通过晚霞的映衬,展现了山峰的层次感,仿佛可以感受到风的轻拂。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到“胜地雄千古”,不仅是对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的珍惜。

“莽深僧识路,崖黑鬼藏灯”则展示了诗人在游历中所感受到的神秘和宁静。深林中的僧人和黑暗中的灯光,给人一种隐秘而又神圣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探索。最后一句“激烈思前事,凭高意气增”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站在高处所引发的思绪,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和豪情壮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纇秋瀑势:描写秋季瀑布的奔腾气势,表现出自然的雄伟。
  2. 青削晚峰层:描绘晚霞下层叠的青山,营造出一种空灵的美感。
  3. 胜地雄千古:对历史名胜的赞美,表达了人类文化的永恒。
  4. 私心尽一登: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释放与满足。
  5. 莽深僧识路:描绘深山中的僧人,象征着智慧和指引。
  6. 崖黑鬼藏灯:表现出自然的神秘和幽暗,暗示着未知的探索。
  7. 激烈思前事:诗人回忆往昔,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8. 凭高意气增:站在高处,激发出更强烈的情感和志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纇秋瀑”,通过比喻增强了自然景观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胜地雄千古”,强调了文化的厚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站在高处,放眼远望,激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瀑布:象征着力量和生命的奔流。
  • 山峰:代表着高远和超脱。
  • 僧人:象征智慧与宁静。
  • 灯光:暗示着希望与指引。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纇”是指什么?

    • A. 山峰
    • B. 瀑布
    • C. 河流
    • D. 树木
  2. “莽深僧识路”中的“僧”象征着什么?

    • A. 知识
    • B. 权力
    • C. 财富
    • D. 忍耐
  3. 诗人通过“凭高意气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自豪
    • C. 平静
    • D. 迷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同样描绘高山的壮丽,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庐山谣》(李白):表现对山水的热爱以及人生态度。

诗词对比:

  • 王弼 vs. 李白:王弼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两者在山水诗中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弼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陈判官赴绥德 赠僧 寄友人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 赠圆上人 送汲鹏 雨夜寄马戴 辩士 李斯井 送称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澜倒波随 敏而好古 頁字旁的字 罔极之哀 阒无一人 七十钻 椒房亲 包含霖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猛的成语 拍案而起 青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以铢程镒 折文旁的字 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通财之谊 装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