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29
霜重晓未觉,日高融始寒。
空墙半根湿,落叶片声乾。
清晨的霜重得让人没有察觉,太阳升高时,才开始感到寒意。空荡的墙上半边湿润,落叶在微风中发出干脆的声响。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写霜和落叶,表现出秋冬交替的时节,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对时令变迁的感知。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多有心情描写自然与人生的题材。
《霜晓》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象,不仅呈现了霜寒的气息,还蕴含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感悟。诗的开头便用“霜重”突出了秋冬时节的寒冷,然而“晓未觉”则暗含了人对自然变化的迟钝,似乎在描绘一种慵懒的状态。随着太阳的升高,霜融化,诗人感受到寒意的渗透,这种细腻的感受展示了他对气候变化的敏锐观察。
后两句“空墙半根湿,落叶片声乾”转而描绘了环境的细节,空荡的墙面上留下的湿痕与落叶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秋冬的宁静与孤寂。整体来看,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刻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杨万里的这首诗,虽短小,却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霜重”与“日高”的对比,展现了清晨的变化。同时,落叶的声音也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人生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冬季节的细腻感受。
诗词测试:
诗中“霜重”指的是:
“落叶片声乾”中的“片声”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答案: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