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霜晓》

时间: 2025-04-26 12:22:29

诗句

霜重晓未觉,日高融始寒。

空墙半根湿,落叶片声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29

原文展示

霜重晓未觉,日高融始寒。
空墙半根湿,落叶片声乾。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霜重得让人没有察觉,太阳升高时,才开始感到寒意。空荡的墙上半边湿润,落叶在微风中发出干脆的声响。

注释

  • 霜重:指霜冻的厚重,表示天气寒冷。
  • 晓未觉:清晨时尚未感觉到寒意。
  • 日高融始寒:太阳升高时,霜融化,开始感到寒冷。
  • 空墙:空荡荡的墙面。
  • 半根湿:半边墙面上湿润的痕迹。
  • 落叶片声乾:落叶在地上轻轻碰撞发出的声音,形容干燥的环境。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写霜和落叶,表现出秋冬交替的时节,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对时令变迁的感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多有心情描写自然与人生的题材。

诗歌鉴赏

《霜晓》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象,不仅呈现了霜寒的气息,还蕴含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感悟。诗的开头便用“霜重”突出了秋冬时节的寒冷,然而“晓未觉”则暗含了人对自然变化的迟钝,似乎在描绘一种慵懒的状态。随着太阳的升高,霜融化,诗人感受到寒意的渗透,这种细腻的感受展示了他对气候变化的敏锐观察。

后两句“空墙半根湿,落叶片声乾”转而描绘了环境的细节,空荡的墙面上留下的湿痕与落叶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秋冬的宁静与孤寂。整体来看,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刻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杨万里的这首诗,虽短小,却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霜重晓未觉”:清晨的霜多得让人没有察觉,表现天气的寒冷。
    • “日高融始寒”:随着太阳升高,霜开始融化,才感到寒冷。
    • “空墙半根湿”:空荡的墙面上有湿润的痕迹,暗示环境的孤寂。
    • “落叶片声乾”:干燥的环境中,落叶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增添了秋冬的寒意。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霜重”与“日高”的对比,展现了清晨的变化。同时,落叶的声音也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人生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冬季节的细腻感受。

意象分析

  • :象征寒冷,代表秋冬的到来。
  • :清晨,象征新的一天和新的开始。
  • 空墙:象征孤独与空寂。
  • 落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流逝,传达秋冬的萧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重”指的是:

    • A) 温暖的天气
    • B) 寒冷的天气
    • C) 雨天
    • D) 夏天
  2. “落叶片声乾”中的“片声”指的是什么?

    • A) 叶子掉落的声音
    • B) 叶子的颜色
    • C) 叶子的形状
    • D) 叶子的数量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 A) 春天的美丽
    • B) 秋冬的孤独
    • C) 夏日的炽热
    • D) 童年的快乐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秋冬的孤独感,但更加强调人际情感的缺失;而杨万里的《霜晓》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与个人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杜晓峰出塞 赠吴四师牧 重阳后一日独酌 秋日过万枫庄 野店 哭长孙侍郎(一作杜甫诗) 鸟散馀花落 咏石季伦 题御制听琴图 恭和御制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诗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土仪 星妃 包含辩的成语 四点底的字 褰褰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如埙如篪 疑神见鬼 行字旁的字 落拓不羁 秘色 青字旁的字 倾抱写诚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倚大欺小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包含鹤的词语有哪些 轻世肆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