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5:08
短发不禁搔,纾悲赖浊醪。
潦收溪濑急,木落寺楼高。
善饭余何欠?看云亦足豪。
今朝有奇事,江浦得霜螯。
短发不能再搔头,借着浊酒来舒解悲伤。
溪水退去,水流急促,树木已经落叶,寺庙高楼更显得高远。
美好的饭菜还有什么不足呢?看着云彩也觉得心胸开阔。
今天有件奇事,江边捕到了霜螯(即大闸蟹)。
诗中提到的“江浦”可能指的是长江边的地方,古时常有文人雅士在此游玩,留下许多佳作。大闸蟹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秋天的美味,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丰收的喜悦。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题材涵盖广泛,尤其以爱国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著称。在其生平中,陆游经历了多次国家动荡,深感国事之忧,因此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与关怀。
《寓叹》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生活困顿之际。诗中体现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借酒消愁,感受到日常琐事中的小确幸,反映了他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复杂感受。
《寓叹》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的抒情诗,虽然充满了忧伤与无奈,但在字里行间又流露出淡淡的乐观。诗的开篇便用“短发不禁搔”表达了诗人因愁苦而无心理发的状态,继而用“纾悲赖浊醪”说明他通过饮酒来寻求片刻的安慰。这种借酒消愁的情感在古诗中常见,却因陆游的独特经历而显得更加深刻。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潦收溪濑急,木落寺楼高”,展现了秋天的急促与萧瑟。木落的情景不仅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映射,仿佛在告诉读者,时光匆匆,人生如梦。接下来的两句“善饭余何欠?看云亦足豪”则是诗人自我安慰,虽然物质上或许缺乏,但心中有云彩的豪情,便足以让他欣慰。
最后一句“今朝有奇事,江浦得霜螯”将整个诗歌带向高潮,带有一丝幽默和生活的乐趣,仿佛在说即使生活中有种种不如意,但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整首诗在悲凉中又透出一丝温暖,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伟大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中小事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苦难的超越,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寓叹》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浊醪”指的是什么?
A. 清酒
B. 浑浊的酒
C. 食物
D. 茶
诗中“江浦得霜螯”中的“霜螯”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开始
B. 生活的丰收
C. 诗人的忧伤
D. 自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