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4:10
夜来风雨,信天涯一样清明寒食。
冶翠娇红浑见惯,梦里乡愁如织。
冢卧狐狸,灰飞蝴蝶,到处残鹃泣。
空城潮打,东边淮月无色。
篱落一树荆花,移栽何地,荏苒春消息。
万里麻鞋三尺剑,吟望低垂头白。
峡束滩危,城欹楼迥,雾满江南北。
哀猿断续,为余啼破空寂。
夜里风雨交加,仿佛在遥远的天涯,寒食节的清明也如是。
看惯了娇艳的翠绿与红花,梦中乡愁如织般缠绕。
坟冢上卧着狐狸,灰色的蝴蝶飞不绝,四处残留着杜鹃的啼泣。
空荡的城池被潮水拍打,东边的淮水月色无比暗淡。
篱笆旁的一树荆花,不知被移栽到何处,春天的消息逐渐变得模糊。
万里长途的麻鞋和三尺长的剑,吟诗时却低垂着头,显得苍白无力。
峡谷间的滩涂险峻,城墙倾斜,楼阁高耸,雾气弥漫在江南的北方。
哀猿的叫声时断时续,似乎在为我啼哭,打破了空寂的天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匪石(约1645年-1700年),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时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亲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念奴娇•巴山坐雨,久不得舍弟书》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及对亲人的关切。开篇以“夜来风雨”引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映射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寒食节的意象增添了思乡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冶翠娇红浑见惯”展现了对美好景色的熟悉感,然而这种熟悉中又夹杂着无奈与哀愁,梦中乡愁如织,令人感受到深重的思念。
诗中“空城潮打,东边淮月无色”描绘出一幅落寞的画面,传达出孤独与无助。而“万里麻鞋三尺剑”更是突显了作者的无奈与彷徨,麻鞋象征着艰辛的旅途,三尺剑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反抗。最后“哀猿断续,为余啼破空寂”,以猿声打破寂静,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痛楚。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深厚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令人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切,情感基调为忧伤与孤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生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食”指的是什么节日?
“冶翠娇红”描绘了什么?
诗人用“万里麻鞋三尺剑”来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