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7 02:00:13

诗句

听尽西窗风雨。

又听东邻砧杵。

犹自立危阑,阑外青山无语。

何处。

何处。

一树乱鸦啼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00:13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仇远 〔宋代〕

听尽西窗风雨。
又听东邻砧杵。
犹自立危阑,
阑外青山无语。
何处。何处。
一树乱鸦啼暮。

白话文翻译:

我听尽了西窗外的风雨声,又听见东邻敲打衣物的声音。
我仍然站在高高的栏杆旁,栏杆外的青山默默无语。
究竟在哪里呢?
在那里,一树的乌鸦在黄昏时啼叫。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窗:指西边的窗户,暗示了方位和时间的变化。
  • 砧杵:砧是指砧板,杵是指捣衣物的工具,代表日常生活的声音。
  • 危阑:高高的栏杆,象征着孤独与思考。
  • 青山:常用来象征自然的静默与闲适。
  • 乱鸦啼:乌鸦的叫声,常与凋零、孤独的情绪相关。

典故解析:

  • 青山无语:暗示自然的静谧与人类情感的对比,表明人对环境的感受与自然的无动于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仇远,字仲明,号山民,宋代词人,生平不详。其词多描写自然景物及情感,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一种寂静的氛围中,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可能是在一个雨天的黄昏,作者在自家庭院中感受着周围的环境,思索生活的意义。

诗歌鉴赏:

《如梦令》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静谧时光中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便以“听尽西窗风雨”引导读者进入一种静谧而略显忧伤的氛围,雨声与邻居的砧杵声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接着,作者站在“危阑”之上,俯瞰外面的青山,沉默的青山似乎无声地回应着作者的内心感受,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绪。

“何处”一词的重复,不仅显示出诗人对所在之处的迷茫与寻觅,也暗示着对生活中某种意义的追问。最后“一树乱鸦啼暮”,乌鸦的叫声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凄凉,暗示着黄昏的来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匠心,青山、风雨、乌鸦等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仇远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不禁思考存在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尽西窗风雨: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环境,表现出诗人感受到的孤独与自然的交融。
  • 又听东邻砧杵:生活的细节让人感受到周围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寂静形成对比。
  • 犹自立危阑:强调诗人站在高处的孤独感,暗示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阑外青山无语:青山的沉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的淡漠。
  • 何处。何处。:疑问句的重复,表现出诗人对方向和人生意义的迷茫。
  • 一树乱鸦啼暮:乌鸦的叫声代表着黄昏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凋零。

修辞手法:

  • 拟人:青山“无语”,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用词对称,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知和对人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期盼。
  • 青山:自然的宁静与人类情感的对比。
  • 乌鸦:象征着孤独与凋零,增加了诗的悲凉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砧杵”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捣衣物的工具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鸟类

  2. “青山无语”中的“无语”是指: A. 青山说话
    B. 青山沉默
    C. 青山在歌唱
    D. 青山在哭泣

  3. 诗人站在什么地方思考? A. 河边
    B. 高高的栏杆旁
    C. 山顶
    D. 房间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仇远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孤独感。李清照则侧重于对爱情的思考,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代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百家解析》

相关查询

富人之子 念奴娇·中秋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后赤壁赋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望江南·超然台作 前赤壁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款语 一丘一壑 顺水推舟 嘴甜心苦 田字旁的字 镬汤 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战抖 包含建的成语 沿门托钵 歹字旁的字 兴行 方滋未艾 血字旁的字 四梵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