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3:01
如梦令
云影月华穿过。雨意钟声敲破。
洞户卷帘时,飞透流萤一个。
孤坐。孤坐。白雪金徽谁和。
这首词描绘了月光透过云影洒下,雨中的钟声敲响,打破了宁静。窗帘卷起时,一只流萤飞过。诗人独自坐着,心中感到孤独,白雪般的金徽(象征财富或地位)又能与谁共享呢?
这首词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流萤”常常用来寄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短暂与孤独的哲思。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止庵,明代文学家,精于诗词和散文。他曾任职于朝廷,因直言敢谏而遭贬。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时而豪放,时而细腻。
《如梦令》创作于杨慎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失意之时,诗人以此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浓郁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单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开篇“云影月华穿过”,用云影和月光的交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绪。接着,“雨意钟声敲破”两句,钟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的烦扰与不安。
而“洞户卷帘时,飞透流萤一个”则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流萤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微弱,象征着诗人孤独的心境。最后的“孤坐”反复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结尾“白雪金徽谁和”,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诗人又表现出一种无奈,白雪象征纯洁而美好,金徽则是权力与地位,二者的对比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相当精妙,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意境,使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诗中“云影月华穿过”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孤坐”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白雪金徽谁和”中的“白雪”象征什么?
答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慎的作品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更为豪放,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