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9:26
寄河阳签判富彦国
梅尧臣 〔宋代〕
籍籍名方远,人知第一流。
翻同贵公子,来事外诸侯。
地险长河急,天高画角秋。
仲宣应自乐,宁复赋登楼。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富彦国(可能是指一位名叫富彦国的朋友或官员)的寄托和期望。诗中提到的“籍籍名方远”指的是名声远扬的人,暗指富彦国的地位显赫,世人皆知。他如同贵公子一般,受到外族的尊重和重视。诗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峻和高远,反映了作者对富彦国在高位上自得其乐的期望。最后一句“宁复赋登楼”则是说富彦国即使位高权重,也不必再吟咏登楼的诗句,暗示他已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早年曾任职于地方,后在朝中出任重要职务。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可能是梅尧臣在与友人富彦国交往时,表达对其的欣赏与寄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的地位与名声对个人的前途有着重要影响,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
这首《寄河阳签判富彦国》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诗作,通过对富彦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全诗的意境开阔,描绘了一个受人尊重的高位人物形象。开头的“籍籍名方远”一语,直接点出了富彦国的名声与地位,展现出诗人对其的钦佩之情。
随后的“翻同贵公子”则通过对比,突显了富彦国的卓越与众不同。诗中提到的“地险长河急,天高画角秋”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高远的理想。这种对自然的描写与人物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最后一句“仲宣应自乐,宁复赋登楼”则传递了一种洒脱与从容的态度,暗示富彦国的成就已然足够,无需再劳神于诗歌的创作。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对友人的祝福,更是一种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同时展示了人生理想与成就的追求,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籍籍名方远”是指谁?
“地险长河急”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仲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