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52
华屋悬珠不夜,朱楼散绮如烟。
贫家积雨长苔钱,买断盈阶花片。
好鸟娇春啼涩,暮钟抱佛声圆。
重山分绿到窗前,润遍黄昏庭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灯火辉煌的夜晚,华丽的建筑在夜空中闪耀,仿佛不眠的珠宝。而朱红色的楼阁如烟雾般飘散。贫穷的家庭因雨水而生苔藓,花瓣在地上随意铺散。春天里,鸟儿的鸣叫显得娇柔而略带些许涩味,傍晚时分,钟声在佛前回响,声调圆润。远处重重山峦的绿色映入窗前,黄昏的润泽遍布庭院。
刘蘅,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他的诗风多受传统诗词影响,同时也融入了现代感。他的作品往往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这首《西江月》创作于一个夜晚,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观察力,描绘了繁华与贫穷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西江月》以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开篇即以“华屋悬珠不夜”引人入胜,灯火辉煌、珠光宝气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繁华的气息。而随后的“朱楼散绮如烟”则将这种繁华与梦幻结合,仿佛置身于一个飘渺的幻境之中,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诗中通过“贫家积雨长苔钱”的对比,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思。诗人巧妙地用“积雨”与“长苔”描绘了贫穷家庭的境况,展现出生活的无奈与艰辛。在这样的环境中,花瓣的“买断盈阶”又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好鸟娇春啼涩”则传达了春日的柔情与生命的脆弱,鸟儿的鸣叫虽娇媚,却也带着一丝涩味,暗示着生活中的不易。最后的“润遍黄昏庭院”,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黄昏的润泽仿佛是对每一个角落的滋养,给人以希望与温暖。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诗意的描绘,既有繁华的美好,也有现实的苦涩,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繁华与贫困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诗中“华屋悬珠不夜”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贫困的生活
B. 繁华的夜景
C. 自然的美丽
“好鸟娇春啼涩”中的“涩”字表示什么?
A. 欢乐
B. 苦涩
C. 美好
诗中提到的“积雨长苔钱”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A. 富贵
B. 贫困
C. 自然